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頁

沐縈之聽著馮亦徹說這些事,只覺得這些事情離她實在太過遙遠,但心中又淡淡的羨慕。

她將面前的包子往馮亦徹跟前一推,笑道:“我正在幫我二叔試菜呢,你行遍天下、吃遍天下,正好可以給些意見。”

“你的確是找對人了!”馮亦徹當仁不讓地坐到了桌子的另一邊,滔滔不絕地說起來,“不管是淮揚的煮乾絲、蟹黃獅子頭,還是巴蜀的熬鍋肉、辣子雞,就沒有我沒吃過的菜。要說包子,屬當年在金陵吃過的灌湯包最回味無窮。”

白永旺見馮亦徹是沐縈之的朋友,急忙給他倒了一杯茶。

“馮公子,請用茶。”

馮亦徹飲了口茶,這才拿起了筷子。

馮家是書香世家,馮亦徹此時雖形容落拓,舉手投足間仍具風流氣度。

“這包子裡的豬肉肥瘦適中,吃起來香而不膩。面揉得不錯,一點麵疙瘩也沒有。”

這馮亦徹三言兩語都說在點子上,確實是個行家。

沐縈之便問:“那馮公子覺得這包子在你吃過的包子裡能排得上號嗎?”

馮亦徹笑而不語:“這手藝嘛,開家小鋪子足矣。”

這話說得,沐縈之淺笑,追問道:“若是不止想開小鋪子呢?”

“白夫人,這是你的包子鋪嗎?”馮亦徹沒有直接回答沐縈之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沐縈之道:“不是我的鋪子,是我家的鋪子,這位是將軍和我的二叔。他初來京城,想靠這家鋪子在京城裡掙一份家業。”

“如此。”馮亦徹笑起來,“也是巧了,三年前我在荊楚之地遊歷時碰到過一位隱居於山林間的老者,他蒸了一籠包子招待我和好友,我倆都覺得那包子做得極好,口感柔軟不說,餡兒料尤其鮮香不膩,追問之下,那老翁將他做餡兒的方子告訴了我。”

“馮公子,那餡兒怎麼做的?你能告訴我嗎?”白永旺忙湊近了問。

沐縈之沒有追問,她知道,馮亦徹肯講出來,自然是願意告訴白永旺的。

“當然!”馮亦徹道,“調餡兒的時候,不要往鮮豬肉里加水。”

“不加水?那哪能拌得開啊?”白永旺聽迷糊了。

“白二叔別急,你聽我說,不加水,往豬肉餡里加排骨湯。”

“排骨湯?”

“嗯,拿一根肋排或者大棒骨,加上幾塊老薑熬一個時辰,排骨自己吃了,湯拿來拌肉餡,拌勻之後撒上香油、醬油、薑末、蔥末就成了!”

光是聽馮亦徹這麼一說,沐縈之就覺得唇齒生香了。

她笑言:“骨湯加上肉餡,這聽起來頗有些灌湯包的風味。”

原是隨口一說,誰知她一說完,馮亦徹就側過臉驚奇地看向她。

“怎麼了?我臉上有東西?”沐縈之瞅著他。

馮亦徹盯了她一會兒,長長舒了口氣,“夫人聰慧,那位老者告知秘訣時,特意說明這是他從前製作灌湯包失敗時想到的改良方子。原是怕湯料浪費,誰知走出來後竟然如此美味。這就叫包子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聽到馮亦徹隨手改了詩句,沐縈之不禁失笑,“這倒好,這包子不如就叫妙手包好了。”

“好,好一個妙手包,哈哈!”馮亦徹拍手叫好,端起桌上的茶壺,給沐縈之倒滿,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正想舉起杯子,這才留意到要喝的是茶,而不是酒。

沐縈之自然猜出了他的心思,主動端起茶杯,“以茶代酒,為妙手包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