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章 無敵的大唐

“開元詩館”,面向全國招募詩人。

同時,根據張九齡的建議,李瑛決定在十月底重啟因為戰亂而中斷的科舉,讓全國的莘莘學子能夠嶄露頭角,報國有門。

一時間,關中地區欣欣向榮,重新恢復了活力。

長安派出的大量間諜在河南、江南、淮南、山南等地張貼楊洄與吐蕃簽訂的《唐與吐蕃盟約》,向百姓宣傳洛陽朝廷的賣國行徑,這引起了百姓的極大不滿,導致河南地區報名從軍的人數銳減。

不僅如此,就連洛陽軍也產生了強烈的不滿情緒,畢竟沒人願意給一個靠著出賣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朝廷效力,這導致每天都有許多士兵逃亡。

這讓武太后頭疼不已,只能按照李林甫的建議在全國各地張貼告示,向百姓澄清《唐與吐蕃盟約》乃是吐蕃人偽造的,是長安朝廷向洛陽朝廷頭上潑的一盆髒水。

洛陽朝廷向全國百姓承諾:隴右、河西、朔方、劍南自古以來都是大唐不可分割的領土,洛陽朝廷將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領土完整,堅決抵禦吐蕃人對大唐領土的侵犯。

該說不說,這封告示發出去之後,在民間對於洛陽的風評有所扭轉,也遏制了士兵因為不滿朝廷賣國而逃亡的現象。

王忠嗣擊破幽州,俘虜李璘、張守珪的訊息傳到洛陽,同樣震懾了武氏母子以及滿朝文武,讓他們誠惶誠恐,生怕某一天洛陽被人偷襲,滿朝文武遭到一鍋端。

武靈筠在仁壽殿召集心腹,密謀對策。

“諸位愛卿,黃河的防汛很快就要竣工了,汛期馬上過去。長安軍很快就會向洛陽發起進攻,你們快想個辦法!”

武靈筠坐在椅子上,愁眉苦臉的詢問一眾心腹大臣。

吐蕃人並沒有成為洛陽朝廷的救世主,儘管吐蕃王子琅支都、大將軍悉未朗出兵二十萬進攻隴右,但也僅僅只是牽制了十萬左右的唐軍而已。

在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的指揮下,哥舒翰、李楷洛、李光進、張守瑜、高秀巖等人都有出色表現,面對著兩倍的吐蕃人,沉著應戰,絲毫不落下風,使得隴右的戰局進入了膠著態勢。

換句話說,二十萬吐蕃軍隊對隴右的進攻,並沒有調走進攻洛陽的軍隊,準備渡河攻打洛陽計程車兵一個也沒有少。

本來指望幽州朝廷出兵懷州,幫忙阻擋杜希望的進攻,沒想到救兵沒等到一個,卻等來了張守珪、李璘淪為階下囚的噩耗。

這讓武靈筠、李琦母子感到絕望和恐懼,又充滿了無力感,彷彿罹患絕症的病人在等待死亡一樣。

不但吐蕃人救不了洛陽朝廷,甚至二十萬大食軍隊又進攻了一次安西,同樣被蓋嘉運、郭子儀、高仙芝等安西將領擊退,並向西反攻了數百里。

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再次震驚了世人,讓全世界的統治者看到,即便在爆發內亂的情況下,大唐帝國依舊可以吊打藩邦,甚至以一打多。

無論你是突厥還是回紇,無論你是吐蕃還是渤海,甚至你是同樣強大的大食帝國,休想輕易奪走大唐的一寸土地!

武靈筠話音落下,仁壽殿內一片寂靜,無人開口。

大食人出動了,吐蕃人出動了、回紇人出動了,但都被李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剩下的還能指望誰?

指望渤海國嗎?

大武藝雖然出兵了,但打的卻是安祿山,一下子端了安祿山的老巢,這傢伙喜怒無常,不按常理出牌,根本指望不上。

指望大唐的羈縻國新羅背叛宗主?

還是指望被新羅人揍到半島一隅的百濟,這個小國連百姓加起來不過才四五十萬人,怕是王忠嗣一個人就能把百濟滅國……

抑或是指望隔著大海的日本人前來幫助?聽說這個島上的國家打仗就像村莊械鬥,還是算了吧……

放眼整個天下,洛陽朝廷竟然已經無可依仗,只能等待死亡。

絕望的不止是武氏母子,還有以王琚、裴敦復等人為首的大臣。

“諸位愛卿,本宮在問你們話,為何都啞口無言?

防汛結束後,長安軍就會向洛陽發起進攻,你們都想個辦法啊,裝啞巴就能逃過一死嗎?”

武靈筠用幽怨的眼神掃了滿朝文武一眼,眼淚幾乎就要奪眶而出。

片刻的沉默之後,最終還是李林甫站了出來:“臣倒是還有兩個法子可以嘗試,只是不知道太后與陛下是否同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