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停下之後,薛柔急忙鑽進後面的馬車,把長安城發生的驚天噩耗告訴了崔星彩與杜芳菲。
因為路途無聊,兩個女人便坐在一輛馬車裡,沿途閒聊解悶。
“什麼?聖人就在後面?”
崔星彩與杜芳菲一直忙著照顧孩子,並沒有觀察外面的情況,聽說李隆基已經到了眼前,俱都嚇得駭然變色。
更讓姊妹倆驚掉下巴的是,長安城發生的這場政變。
“我們才逃出長安三天的功夫,大唐的皇帝竟然易了主?二十一郎登了基,聖人被迫逃亡?”
薛柔無奈的嘆息一聲:“唉……聖人現在已經是太上皇了!”
“哼……活該,要不是他他想著害咱們的夫君,我們也不用大冷天的在路上顛簸受罪!”
崔星彩抱著孩子朝後瞥了一眼,只見李隆基距離自己的馬車已經不足百十丈的距離,臉頰上包紮的白色繃帶能夠看見乾涸的血漬。
薛柔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過去的事情就不要說了,聖人畢竟還沒有害我們嘛!再說了,他終究是我們的公公,沒有他,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富貴,我們應該以禮相待。”
“姐姐說的是,我們聽姐姐的。”杜芳菲溫柔的說道。
崔星彩道:“我也只是背後發發牢騷而已,我們博陵崔氏最重門風,妹妹豈會當面頂撞聖人。”
“那我們一起下車去拜見聖人。”
在薛柔的提議下,三個女人一塊跳下馬車,上前參見公公。
“兒媳薛氏(崔氏、杜氏)見過聖人!”
在薛柔的帶領下,三個女人一起行了萬福禮。
李隆基有些不好意思,畢竟現在的模樣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揮手道:“幾位兒媳免禮,你們冷不冷?孩子可是無恙?”
薛柔道:“馬車裡攜帶的被褥足夠多,倒是不冷。”
“好好好,不冷就好啊!”
李隆基撫須喟嘆,仰天嘆息:“唉……朕做夢都沒想到,居然會與自己的兒媳在這種場合說話。”
“妾身見過貴妃娘娘。”
向李隆基施禮完畢,三個女人又一起拜見楊貴妃。
“唐王妃及二位夫人免禮。”
如今寄人籬下,要仰人鼻息,楊玉環自然不敢託大,急忙熱情洋溢的招呼三人免禮。
兵卒們砍來乾柴,很快點起了篝火,李隆基與幾個女人圍坐在一起烤火吃乾糧。
“二郎、阿曄,快來拜見皇祖父!”
剛剛坐下,薛柔便招呼自己九歲的次子李健,以及六歲的長女李曄過來拜見李隆基。
“孫兒(孫女)見過皇祖父!”
李健與李曄一起施禮。
“呵呵……好孫兒,過來讓祖父抱抱。”
李隆基露出了和藹的笑容,張開雙臂把孫子和孫女摟到了懷裡。
這一刻,曾經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的大唐皇帝彷彿變成了一個兒孫繞膝的慈祥老人。
但兩個孩子面對威嚴的李隆基,似乎有些害怕,蜷縮在他的懷裡,不敢輕易開口。
“呵呵……你們兩個小傢伙是不是有點怕祖父啊?”
李隆基和顏悅色的笑道,“告訴祖父,你們想吃什麼,朕讓御膳房……”
這句話剛剛出口,不由得鼻子一酸,悲愴的苦笑:“你們看朕這腦袋,老咯、老咯……也許,是時候該退位了。”
說話的時候,顏杲卿命人送來了餅子和一些肉乾,拱手賠罪:“行軍途中飲食短缺,還望聖人與貴妃娘娘、以及諸位夫人多多擔待。”
李隆基接過熱乎乎的麵餅咬了一口:“哪有這麼多講究,讓將士們趕緊吃,吃飽了咱們好繼續趕路。若是被叛軍抓回長安,連這些都沒得吃!”
將士們匆匆墊飽肚子,讓疲憊的馬匹飲飽了水,吃了乾草料,所有人翻身上馬,繼續朝蕭關方向逃亡。
薛柔命令乘坐馬車的幾個婢子下來,讓騎術嫻熟的天策衛載著她們趕路,並邀請李隆基和楊玉環乘車。
“天氣寒冷,北風凜冽,請聖人與貴妃上車。”
“不了、不了,朕還是騎馬更好一些。”李隆基連忙拒絕,“在馬上顛簸個不停,一點都不冷。”
既然李隆基不肯乘車,楊玉環也只能繼續騎馬跟隨。
其實李隆基是擔心後面的叛軍追上來,真要是發生這種情況的話,那自己就趁著天策衛和叛軍廝殺之際,落荒而逃。
經過路上的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