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賊李瑛,臣再協助聖人除掉楊洄、三裴,提拔正義之士,奪回皇權!”
“朕以後就指望叔祖了!”
李琦也知道李林甫構建的黨羽實力不俗,自己要想抗衡母親與楊洄夫妻,必須依仗李林甫的勢力,當下站起身來朝著李林甫深深一揖。
李林甫急忙跪地叩首:“陛下大禮,臣愧不敢當!你我出自同一血脈,臣絕不會讓異姓門閥欺負你!”
李林甫之所以跑來向李琦表明心跡,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李林甫知道,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目前絕對鬥不過大權在握的武太后。
楊洄不僅是她的情夫,而且足智多謀,成為了太后黨的絕對核心。
如今楊洄又結黨營私,組建了“雍王黨”,往後的日子李林甫只能被楊洄穩壓一頭。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哪天李琦完全失去了話語權,李林甫的宰相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他選擇站隊李琦。
李琦正值弱冠之年,根基淺薄,除了岳父蘇慶節之外並沒有多少心腹臣子。
只要李林甫向他拋去橄欖枝,李琦肯定會倚重他。
再一個,李林甫和裴敦復、裴元禮、王琚這些人不同,他是李唐宗室出身,一旦武靈筠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那朝堂上肯定沒了他的位置。
所以,李林甫權衡再三,只能選擇站隊李琦,並向他表明心跡,贏得皇帝的信任。
李林甫又道:“聖人年幼,身邊缺少智囊,臣建議你啟用林招隱、黎敬仁。他倆追隨太上皇多年,頗有閱歷,可以為聖人排憂解難。”
“朕聽叔祖的,一定會利用他倆逐步奪回太極宮和興慶宮的控制權。”
李琦爽快答應了下來,心中頗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自豪。
李林甫道:“既然太后反對重用蘇全忠,那聖人就暫時不要再堅持由他出任淮南節度使了。”
李琦忿忿不平的道:“韋光乘是母后的人,楊承祖更是楊洄的堂兄,朕任命自己的大舅兄都不行,真是欺人太甚,完全不把朕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臣推舉揚州刺史張均出任淮南節度使,他是前任宰相張說的兒子,肯定會忠誠於陛下。
而且,這個張均不是門閥出身,與河東裴氏、弘農楊氏沒有什麼交集,他也不會依附太后或者楊洄。
再者,臣與這張均也算是頗有交情,只要陛下任命他為淮南節度使,臣保證他會唯陛下馬首是瞻!”
李林甫把笏板攬在臂彎之間,把自己心中的人選吐露了出來。
李琦也沒有太好的人選,當即一口答應下來:“朕就聽叔祖的!”
李林甫道:“陛下在外面切勿稱呼老臣叔祖,以免太后與楊洄生疑。萬一老臣的中書令被免,可就幫不上陛下了。”
“右相所言極是!”
李琦反應神速,馬上改口。
李林甫又道:“那臣在明日早朝上就舉薦此人,到時候會有很多同僚站出來支援,還望陛下恩准!”
“准奏。”
李琦言聽計從。
李林甫臨走之前再次告誡:“陛下啊,目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李瑛,其他的都是內部矛盾。在剷除李瑛之前,切不可與太后產生衝突,以免局勢生變,切記、切記!”
“朕謹記右相教誨!”
李琦起身,一直把李林甫送出了神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