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他倆聽從僕固懷恩的指揮,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瑛的目光重新落到王忠嗣身上,用商量的語氣問道。
王忠嗣捧著笏板道:“陛下有令,臣豈敢不從?稍後就給哥舒翰修書,告知眾將皇甫將軍接替我擔任隴右節度使的任命。”
李瑛又把目光掃向崔希逸:“崔節度使,你們河西軍目前還有多少人?”
崔希逸出列答道:“啟奏萬歲,河西節度麾下還有四萬餘人!”
“甚好!”
李瑛摩挲了下逐漸濃密的鬍鬚,沉聲道:“留下兩萬人隨你鎮守涼州,派遣一名副將統率兩萬人趕赴蕭關作戰,隨朕直取長安。”
“遵旨!”
崔希逸捧著笏板領命。
“田神功何在?”
“臣在!”
田神功捧著笏板,迅速出列。
“你立刻點起兩萬人馬,星夜兼程趕往蕭關,增援僕固懷恩!”
“遵旨!”
田神功拱手領命。
等田神功退下之後,李瑛用威嚴的目光掃了一下滿朝文武,高聲說道:
“蕭關現在駐紮了一萬八千人,加上哥舒翰的兩萬人,以及從靈州趕去增援的兩萬人,總兵力接近六萬,不但能夠固守蕭關,甚至還能正面擊潰十萬京軍。
朕為何會誇此海口?
蓋因京軍已經多年沒有上戰場,雖然不能說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但疏於操練,缺少戰場經驗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我軍以北庭、隴右等久經沙場的邊兵組成,雖然兵力處在劣勢,但完全可以正面擊潰叛軍,諸位儘管拭目以待!”
若是李瑛以前說這番話,別人未必會服他。
但他現在有滅亡突厥的大功,在場的官員也只能贊同天子的觀點,齊聲讚頌。
“有聖人運籌帷幄,我軍定然能夠收復長安,還都西京!”
李瑛又對各州刺史道:“散朝之後,諸位愛卿各自返回治下,出榜募兵,每個州務必在半月之內給朕招募一千新兵,並全部集結到蕭關候命。”
“臣等遵旨!”
三十多位刺史齊刷刷的捧著笏板領命。
李瑛繼續道:“靈州目前還有三萬兵力,再加上從涼州趕來馳援的兩萬河西軍,以及招募的三萬新軍,我們這路討逆軍將會達到十四萬人。
只要正面擊潰了蘇慶節的十萬人馬,我軍便可以長驅直入,兵臨長安城下。
朕非但不用調集隴右軍,甚至不用調動北庭軍,也不用調集蒙古軍,更不要說萬里之外的安西軍了!
朕只需加上雲州軍、河東軍,以及常山郡王在鎮州組織的義軍,就足可平叛。
總之一句話,朕一定要收復京城,剷除武氏母子。
但我大唐的萬里江山,一寸都不能丟,朕一個邊兵都不需要徵調!
不管是吐蕃還是渤海,也不管是大食還是波斯,都休想踏進朕的疆域半步!”
聽了李瑛的豪言壯志,滿朝官員無不動容,紛紛作揖歌功頌德:“吾皇萬歲,大唐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