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請求治罪的聲音中,李璘乖乖的認輸。
“李二郎,釜底抽薪玩的好啊,我李璘今天認栽了,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如果可以,李瑛真想砍下李璘的腦袋,殺雞儆猴,告訴其他人太子不好惹!
但李瑛也知道自己目前還沒有這個權利。
李隆基只是昨天晚上太累了,一時興起才讓自己監朝,處罰親王這等大事,他肯定是要過問的。
與其被李隆基駁回判罰,不如拿出一個能讓他接受的方案。
畢竟是他金口玉言讓自己監朝,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決定,他應該不會輕易打自己的臉!
“司農卿何在?”
李瑛正襟端坐,掃了一眼腳下的百官,沉聲喝問。
司農卿韋賁三步並作兩步走了出來,手捧笏板施禮:“臣在。”
“李璘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欺君、顛倒黑白、衝撞儲君、逾越禮制、調戲民女,數罪併罰,扣除一年俸祿。”
李瑛聲音洪亮,以不容質疑的語氣下達了對李璘的處罰。
韋陟抱著笏板領命:“臣遵命!”
李璘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不就是一年的俸祿嘛,老子能承受的起。
但李瑛只是稍作停頓,又接著開口:“並將食邑削減一千戶!”
李璘馬上炸了,跳腳道:“李二郎你敢,我李璘跟你沒完!”
扣除俸祿只是一年的,而削減食邑卻是永久的,年年歲歲一直到死,這是李璘無法接受的。
兵部左侍郎郭虛己是他的親舅舅,再也看不下去,站出來怒斥道:“十六郎,還不趕快謝太子不殺之恩?”
“用你管!”
李璘紅著眼睛攥拳咆哮,“老子只有兩千戶食邑,你給我削了一千戶,還不如殺了我!
“來人!”
李瑛叱喝一聲,“永王李璘咆哮朝堂,辱罵儲君,給我杖責四十!”
馬上湧進數名全幅甲冑的武士,將咆哮叫嚷的李璘拖出了興慶殿。
“我不服,我要見父皇彈劾你!”
儘管被金甲武士拖出了大殿,但李璘依舊不服,依然聲嘶力竭的叫囂。
猶如老僧入定一般的李林甫心中暗自嘆息。
“這永王固然有膽量,但實在太魯莽了,估計是一灘敷不上牆的爛泥!想要指望他取代李瑛,難如登天吶!”
很快,興慶殿外面傳來了杖責的“噼裡啪啦”聲,以及李璘的慘叫聲。
“哼……小比崽子,竟敢跟我鬥,也不掂量下自己幾斤幾兩!”
收拾完了李璘,李瑛心情大好,決定趁著自己監朝的機會給老鐵們放一波福利。
“諸位愛卿,有事出奏。”
李瑛朝京兆少尹韋陟施了個眼神,意思是你有事的話抓緊吱聲,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啊!
韋陟會意,馬上捧著笏板出列:“啟奏太子殿下,由於旱災連綿,京兆府亟需在藍田、渭南、高陵、武功等地修建四座水利工程,需戶部撥款三千五百萬錢,望太子核准。”
“准奏!”
李瑛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多謝太子殿下!”
韋陟喜滋滋的退回班列,體會著上頭有人帶來的好處。
然後,秘書監賀知章也站了出來,說是秘書省的藏書院年久失修,希望戶部能夠撥款修繕,需要銅錢八百萬。
李瑛摸著唇角逐漸生出來的鬍鬚,朗聲道:“秘書省的藏書關係著我大唐的歷史記載,豈能等閒視之?八百萬怎麼能夠,著戶部撥給秘書省一千萬!”
賀知章喜出望外,連連謝恩:“哈哈……太好了,我們的藏書館終於不用再擔心秋雨連綿了,真是太謝謝殿下了!”
看到太子有求必應,戶部右侍郎張春喜也站了出來,苦著臉作揖稟奏:
“殿下,隴右節度使王忠嗣又修書向我們戶部要錢,這次索要三十萬貫,限我們戶部一個月之內解送到前線。
殿下啊,王忠嗣離開長安之前,聖人撥給他了四十萬貫,六月底撥給他了二十萬貫,這才隔了一個多月,他又要三十萬貫。
他在書信中還說,如果軍餉不到位,耽誤了和吐蕃的戰事,就會彈劾我們戶部所有官員。
這、這、這……殿下啊,這才半年的日子,光王忠嗣就索要九十萬貫,難道真當我們戶部能夠憑空變出錢了嗎?”
“好啊,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你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