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兩人真的都是萬中無一的天才,現在大部分人都還在掙扎的看著望月新一的論文,在看懂和看不懂中來回迷茫,可兩人硬生生的把論文啃了下來,並且找到了關鍵點——他們不用去管其他東西了,只要認真研究312定理就夠了。牛津大學會議如期召開,洛葉和舒爾茨也算是重新在現實中再次見面了。德利涅教授並沒有出席這次會議,洛葉先和布倫德聊了聊她和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課題,就見舒爾茨陪著一個身材微胖的中年人過來,對洛葉介紹道,“這是克雷研究所所長。”又介紹洛葉道,“這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洛。”他毫不避諱的道,“雖然她現在還是碩士研究生,但她在數學上的天分實在驚人,應該很快會畢業。”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可是舒爾茨是誰啊,他本身就被譽為超級天才,天賦普通一點的被他這麼一誇差不多就要汗顏了,而且他也不會這麼夸人,而現在他的語氣可是毫無虛假,給人一種發自肺腑的感覺,別說洛葉此刻已經是聲名鵲起的天才了,就是她此刻默默無聞,被他這麼一誇,估計也被要另眼相看了。而舒爾茨說的絕對是真話,在和洛葉交流了一番關於望月新一的論文後,他對洛葉的感覺更為親近,能跟上他思維的同齡人當中,也就只有洛葉了。而所長聽了之後不由的又仔細看了眼洛葉,哈哈大笑道,“我當然知道她,我還看過你的論文。”前者是對舒爾茨說的,後者是對洛葉說的,看著洛葉的眼神止不住的欣賞。克雷研究所從來都喜歡網羅青年數學家,而洛葉絕對就在此列,無論是舒爾茨還是布倫德,都是它的成員,可以說克雷研究所本來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只是洛葉的年紀實在太小了,現在20歲,碩士研究生都還沒有畢業,他們招收的至少是個博士。不過他還是給洛葉留了張名片,“如果想加入克雷研究所,可以隨時聯絡我。”他這時還心道,說不定今年年底她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了,到時候正好可以邀請她加入。可等到會議開始後,他就不由的有些後悔了,自己剛剛有些不太熱情啊!如果洛葉想加入,就是她現在在讀碩士,他們也不是不可能破例啊!而舒爾茨之前怎麼沒說這個啊!——因為在剛剛宣佈了會議開始後,舒爾茨就率先站了起來。“關於abc猜想證明這一論文,我和洛,有以下問題——”首先就表明了,他說的這些東西是他和洛葉共同研究出來的。他上去說而非是洛葉,主要是洛葉不喜歡口述。而其他人全都呆掉了。——其實這次大會的目標是主要是討論如何理解望月新一的理論,就是說如何能看懂。看懂了之後才能去判定是對是錯,而看懂對於這篇論文來說是很難的一步,所以他們來集思廣益。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舒爾茨和洛葉這兩個變態級的天才居然真的在短短時間內看懂了,並且還找出了問題來,試圖來推翻望月新一的這篇理論。這就像是大家都在準備走,對方刷的一下跑到了終點了,讓他們非常懵逼。而此時對這兩位天才久仰大名卻沒有見過的人來說,切身的感受了下為什麼有些媒體把洛葉兩人稱為新世紀的超新星了。舒爾茨侃侃而談,他大概也知道許多人還沒有讀透論文,用比較淺顯的話來給他們解釋了一番,然後就劍指望月新一論文中的漏洞,開始在旁邊的小黑板上開始寫數學公式。所有人:“……”“……體積上測量上的不相容意味著最終的不等式是在兩個錯誤的量之間進行比較,而如果做出調整使得體積測量變得整體相容,不等式就會變的毫無意義。”舒爾茨發表完自己的想法,下面依舊處於鴉雀無聲的狀態,不少人都不由的動了動脖子,覺得脖子有些僵硬。對於舒爾茨說的問題所在他們是沒有辦法回答的,而望月新一說過他願意做出解釋,現場的工作人員聯絡了他,並且把舒爾茨之前說的問題給他複述了一遍。望月新一聽完後,激烈爭辯道,“他這是把本來兩個不相容的數學物件進行了任意鑑別!”舒爾茨自然也不能接受望月新一的爭辯,開始和他爭論起來,而其他人聽的雲裡霧裡,只能聽懂大概,具體不能理解具體。望月新一是論文的撰寫者,自然更為了解論文,而舒爾茨是和洛葉合作的,在一個問題回答不上來後,他自然的看向了洛葉。之前洛葉不願意口述由舒爾茨代勞,現在她自然不能再作壁上觀了。而洛葉也沒有準備再就這麼坐下去,等舒爾茨看向她後就站了起來,她還是不習慣口述,拿起筆就在旁邊的小黑板上開始寫公式,這讓許多數學家更加深入的瞭解了下這位天才的性格。她首先寫下了一個不等式,“這是你論文中312中的一個重要不等式,而我和舒爾茨發現這個不等式相當於——”她又寫下了一個不等式,並且解釋道,“rhs是顯然這個值是大於或者等於零的,which is essenti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