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量子引力理論。剛剛接觸這一理論,洛葉就要沉迷其中了。這直接導致的所有人看到的結果就是洛葉上的物理課比數學課還要多!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轉行理論物理學啊?而最悽慘的是,他們物理系的在知識吸收上還比不上她!上圈量子理論的的教授看她的眼神比看自己手下的研究生都親熱。凱特在洛葉給她的一番講解後又重新看了看《時間簡史》,可這個東西就是你似乎看懂了,可是一琢磨,彷彿什麼都沒懂,這和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是這可比哲學複雜多了,至少哲學不需要進行這麼複雜的計算。而圈量子理論目前還屬於小眾,只不過是物理學家嘗試統一這兩個理論而做出的嘗試,教科書上的內容晦澀無比,在和洛葉用餐的時候,她強烈要求洛葉再向上次一樣用比較通俗的話來給她說一說這個理論。實際上她現在在聽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的空間論後,她都有種去改行去學量子物理學的衝動了——玻爾就曾經說,“誰不驚訝於量子理論,誰就沒有理解它。”洛葉道,“——這個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簡單。”“廣義相對論表示,時空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運動的,像是一個巨大軟體動物,可以壓縮可以扭曲,我們都被包裹在裡面。而量子力學表示所有的場都是由量子構成,具有精細狀的顆粒狀結構,所以物理空間當然也是由量子構成的。”“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不連續的,不可被無窮分割,而是由細小的顆粒,也就是空間原子構成。這些顆粒非常的微小,比最小的原子核還要小億萬倍。它們環環相扣,才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網路,從而編織出了空間的紋理,稱為圈或者環。而這些空間不存在於任何地方,也不在空間當中,它們本身就是空間,空間本身一個個引力量子相互勾連而成。”這就和廣義相對論有聯絡了,廣義相對論認為場就是空間,而場也是量子。這就顯示世界的本質是接近關係的集合而非物質的結合。她隨手寫下了一個公式,“這是圈量子理論空間原子的演化公式。”這光聽著就有些繞口,幸好凱特平時看的哲學書比這還繞口,這個不過是因為陌生的單詞和它們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而哲學可是邏輯上的。可惜這個公式凱特看不懂。而圈量子引力理論的 《時間簡史》洛葉也看了又三遍以上了,在這本書中, 其實還涉及了一個概念, 那就是熱力學。熱力學本身也很複雜, 而霍金的偉大之處就在於, 他的理論包括了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和熱力學,光是前兩者就已經讓人頭暈腦脹了,再加上最後的,可以讓任何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覺得頭都要爆炸了。而霍金卻綜合了這三大理論,鑄就了物理學中的羅塞塔石碑——黑洞的熱。物理學上的四維生物,根據霍金的理論, 還可以這麼解釋——熱量發生轉移, 有了過去和未來, 熱量和機率相關,而機率又決定了我們和周圍世界的互動無法追究到微小的細節。世界內部的微觀相互作用促使某系統(比如人類)內部出現了時間性的現象,這個系統只透過無數變數相互作用。我們的記憶和意識都是建立在這些機率性現象之一。如果存在一種超感覺的生物,那對它來說, 不存在時間的概念, 它的感覺中,世界是一整塊的。所以在我們看來,四維生物可以穿梭於時間當中。現在理論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有種物理學家把自己都給迷糊的感覺,洛葉在研究了一段時候後發現自己似乎也有種越來越迷茫的趨勢,轉而開始寫自己在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報告——這個時候也就數學公式能讓她快速的理清楚邏輯思路了。今年四年一屆的世界數學家大會即將召開,也是新的一輪菲爾茲獎頒發的時間, 洛葉作為這兩年的數學界新起之秀,受邀做四十五分鐘的數學報告,而舒爾茨也被邀請了做四十五分鐘的數學報告。到現在為止,新一屆菲爾茲獎可能候選人已經出來了,總共有十人入選,而洛葉和舒爾茨就成功入選其中,成為在榜單上年紀最小的兩名。當然,他們兩個今年獲獎的機率並不算太高,這可是菲爾茲獎,沒有一個數學家可以不在乎,實際上從今年一月開始,數學界就陷入了熱鬧當中,有心爭取這個獎項的數學家分分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