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問題對np問題,排名第二是霍奇猜想,接下來依次是龐家來猜想,黎曼猜想,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問題,那維葉-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問題,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問題。解決了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成功證明,因為這個證明,堪稱是世界上最孤僻的數學家才名揚全球。而這種等級的數學天才總是很少的,初出茅廬的年輕數學家也不會想著挑戰這樣的噩夢難度的猜想,那他們可以選擇次幾個等級的猜想解決。只要成功解決了猜想俱樂部中的一些猜想,自然也小有名氣。這位符合洛葉論文的編輯萬萬沒有想到洛葉的第二篇論文就是對著格羅莫夫的猜想出手。他下意識的就看了一遍,不過這種專業性的東西他是看不懂的,只看到一個個的公式和理論,忍不住的道,“如果這真的證明了,那她就是第一個冒頭的90後數學家了吧?”80後代表數學家是彼得?舒爾茨,他一馬當先,後面跟西蒙?布輪德,他比彼得?舒爾茨大幾歲,在舒爾茨還沒橫空出世前,他就是80後的代表人物,2006年的馬德里世界數學家大會上,剛剛滿25歲的他受邀作了組45分鐘的數學報告,明年的歐洲數學會獎他就是最有力的競爭人物。再然後是義大利數學家喬治,在微分方程上被認做是加強版的陶哲軒,來自於華夏的數學家aryna viazovska——惲之瑋,也算是普林斯頓的嫡系,09年獲得了普林斯頓的博士學位,在現在的青年數學家中,他可以稱作是代數幾何的領軍人物,他即將爭奪明年的拉馬努金獎。可以說除了87年出生的彼得?舒爾茨,以上的數學家都是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其他的85後還沒有發力,現在的的青年數學家著重點是他們,他們現在已經開始獲獎,之後他們會是數學界的中流砥柱。而數學界更新換代並不快,可是看到洛葉這個名字,就想到了幾乎是數學界剛剛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就迅速的成名的舒爾茨,他崛起的太快,聲勢太大,而他今年才剛剛成為克雷研究所的研究員,現在90後的洛葉就冒出來了。第一篇高質量論文在她高中求學時發表,第二篇論文就開始劍指小有名氣的猜想。如果這個猜想證明被證實成立,那她無疑也開始在數學界刷存在感了。在一眾八五後的數學家還默默無聞的時候,陡然出來一個90後,讓人不由的想,現在數學界天才出現的這麼快嗎?有種莫名的心潮澎湃。其他人聽到了他的話,側過頭來詢問了下,聽了他的解釋,他們也跟著齊刷刷的抽了口涼氣。這確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