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洛葉在這樣的過程中頭條不紊的完成了自己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及對群論的研究到了一個比較深厚的層次,而李教授似乎接了一個課題,回覆郵件的速度越來越慢。在告訴洛葉他要去短暫的“閉關”攻克新課題的時候,終於問出了這段時間比較疑惑的一句話,“你是不是準備寫論文?”最開始的時候,洛葉和他討論的問題還是和群論整體相關,涉及到許多內容,而最近下來,洛葉的交流東西已經變成了具體的,而且是越來越具體,有時候都是一個具體問題。而且洛葉開始詢問他一些投稿的技巧,論文寫作的技巧,這已經非常明顯了。洛葉也沒有隱瞞,“沒錯。”“我想試試看。”對這個李教授是相當支援的,決定走科研,就少不了寫論文,論文還是衡量你工作成果的一大指標,早練習早好,而且他覺得以洛葉現在展露的和他討論時的實力,只要不是要一心發表什麼高階權威雜誌,還是很有可能的。不過,他還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了洛葉幾句指點,“被退稿或者是被要求更改論文的一部分內容,這都是在所難免的,就是我投稿還時不時的被要求更改論文的一些細節什麼的。”這就是告訴洛葉,如果被退稿也不要沮喪, 洛葉不止一次感慨過這個世界簡直是法師夢寐以求的世界,擁有大量的、免費的數學知識, 數學相關的圖書數不勝數, 等她把眼神放到了各大數學刊物上, 仍舊覺得驚喜。各大期刊每年都會發表數學相關的最新理論, 權威期刊上刊登的論文,更是各種數學天才的天才思想的碰撞。由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主辦的《數學年刊》,瑞典皇家學院創辦的,涵蓋了數學各個領域的《數學學報》,美國數學協會創辦的《美國數學會雜誌》,以及德國的《數學新進展》,算是數學領域最權威, 影響因子最高的四本數學雜誌。它們每年出版的論文都是有數的, 能在上面發表論文的基本上都已經是成名多年的數學家, 如果一個初出茅廬的數學界新人能在上面發表文章,基本上就能達到了“聲名鵲起”“一鳴驚人”的成就,成為新的明日之星。洛葉倒是想去挑戰一下,可是這四本數學期刊, 都是審稿期特別長, 而且像她這樣大學都沒有申請成功的人,很可能在篩選的第一關就被篩選掉,畢竟每年堅持不懈的給這四大期刊投稿的民科特別多。洛葉斟酌了下,把眼睛從上面移開,開始看這四大期刊下面的數學期刊。《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通訊》《美國數學會通報》《數學學會會報》這些都是僅次於四大期刊,並且位於美國的數學期刊, 涵蓋了大部分的數學領域,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偏重於數學某個分支的數學期刊,比方說《模糊集與系》《非線性分析》。可惜這兩個雜誌,前者是荷蘭的,後者是英國的,而且和洛葉的論文不太相符。最後挑挑揀揀,選中了《美國數學會通報》《數學學會會報》,兩篇論文一篇投一本期刊剛好。決定了投稿的期刊還有寫的內容,接下來就要完善整篇論文就好了。洛葉的重點是《散在單群》這篇,畢竟這篇融合了她最近學的好多知識,如果陷入瓶頸,她才會開始寫《球》這篇。後者是利用多復變數的邊界值建立cπ球上正規化雙全,純星形對映,在極點值處的行列式形偏差定理和矩陣型偏差定理。這算是她消化了許多數學知識後,並且特意研究了相關的一些論文後決定寫的內容,這也是她在幾十年前研究出來的一個成果,洛葉要做的就是把這篇論文換成這個世界數學體系的術語,最麻煩的洛葉在用到哪一個定理的時候,要去搜一搜有沒有這個定理,這個定理叫什麼,如果沒有,她還要特意證明一下。而《散在單群》是洛葉看了幾十篇論文後想到的,在這近幾十年中,用的群的階和用群的元素的階來刻畫有限單群大概是非常熱門,洛葉在讀李教授借閱給她的期刊和電子檔案的時候,看過的不下幾十篇,成功讓她對這個概念熟悉了,還深入瞭解了下,她之前從來都是獨自研究,比起其他人,她更相信自己,洛葉看完這些資料後,就開始嘗試自己動手,用裡面的邏輯來運算,成功得出了一個新的方法。而洛葉現在也就是把這個方法用論文寫出來,中間完善步驟,完善邏輯,讓自己的邏輯更加無懈可擊。所以她預計自己能在七月前完成這兩篇論文,並不是說大話,而是真的有可能,就是因為一些意外要延後,也不過長過八月。她預計十一月考sat,十二月雅思,等兩項成績出來後遞交自己的大學申請,明年秋季入學,這樣時間就顯得寬裕了,就算對方審稿時間較長,她應該也能得到結果,中間需要修改,或者是另投稿,也不算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