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一個櫃子,一張床,條件非常簡陋。她好奇地拉開抽屜,發現裡面有一本被劣質的格子練習本,小學生寫作業的那一種,她開啟來一看,首先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張錄取通知書,看日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可通知書依然被儲存得很好,連邊角都沒有折起。楊小羊感慨:“看來是家裡沒錢所以沒法念大學,出去打工的時候被拐了吧,真可憐。”楊綿綿感興趣的是筆記本里夾著的另一樣東西,一張報紙。她展開來一看,只見報紙半版都是許央的一篇報道,標題非常煽情《媽媽,你在哪裡,我們需要你》。“在xx省的xx村裡,張紅(7 歲)和張烈(10歲)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了,“爸爸說,媽媽走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小小年紀的張紅哭著對記者說,“哥哥說媽媽不要我了,但是我想媽媽了,很想很想。”和張家兄妹一樣的孩子,在xx村有一百多個,除去母親已經去世的,絕大部分的孩子的母親卻是主動選擇離開的孩子……………………xx村的貧困,是造成母親們出走的主要原因,有不少婦女在離開後改嫁了,當記者找到她們的時候,她們並不願意回來,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當問起是否想念自己的孩子時,母親們沉默了。………………這個村子,是名副其實的無媽鄉,天真的孩子們無法明白,為什麼母親要拋棄自己離開他們的家,當被問及是否希望母親回來時,張烈說:“我恨她,她拋棄了我和妹妹,我永遠不會承認她是我媽媽,我會帶妹妹,會燒飯,會打草,會餵豬,我不給爸爸添麻煩。”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有媽的孩子才是寶。媽媽們,你們聽見了嗎?別讓孩子從小就失去母愛,回來吧,孩子們需要你!”文章大約有三千多字,將村子的貧困和孩子們的可憐說得詳細至極,許央的文筆著實不賴,可當楊綿綿花了半分鐘讀完這張報紙後,她只覺得……寒毛都要豎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