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頁

而這正是平安所需要的。試想如果現在出現了一項顯然是為了江南量身打造,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新東西,許悠怎麼可能忍得住不去為江南爭取呢?但是因為他自己的私心,東西爭取到了之後,他不可能親自去江南實地考察。如此一來,執行的過程之中,就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許悠不可能及時發現,任由其擴大,最後導致的結果自然也要由他來承擔。平安想得很清楚,許悠的身份不同常人,不可能一次就將他徹底的扳倒,所以跟他對上之後,勢必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在這個過程之中,不斷的讓許悠犯錯,最後小錯誤累積起來釀成大錯,才能夠堵住他所有的退路,徹底的將他擊倒。所以這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要做的,只不過是一些前期的鋪墊。平安的這個想法,如果不是因為張東遠那邊有了進展,他還真不敢貿然行動。畢竟其中的風險也很大。便如平安之前跟齊王說過的那樣,江南富庶,除了這裡的土地肥沃,乃是魚米之鄉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百姓們幾乎家家都養蠶織布。而絲綢的價格又貴,所以江南的百姓,都比別處富裕些。只要每年養上幾張蠶,收入便可以抵得過地裡一年的收成。而平安要做的,就是擴大這種模式,由私人養蠶變成官府支援,讓江南的蠶桑事業形成規模。具體的做法,平安覺得後世的“桑基魚塘”便很值得借鑑,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又能夠擴大規模,增加盈利,形成良性迴圈。但是大家都知道,國人總有從眾的心理,一件事情只要沒有限制,看到別人做了得到了好處,其他人又怎麼可能不心動?一旦最開始的人獲得盈利,其他人眼紅了,自然會跟著照辦。這樣一來,規模越來越大,最後就會難以控制。江南人口稠密,土地稀少,那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利用完了之後,自然會有人打上耕地的主意。尤其當地水網稠密,隨便將一塊良田深挖數米,便是魚塘。挖出來的泥土墊高四周,便可以種桑養蠶,十分方便。不管是在什麼年代,農耕用地都是要絕對保障的。因為民以食為天,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糧食儲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物資。江南號稱“魚米之鄉”,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因為氣候溫熱,水稻更可以一年兩熟,所以整個大楚近半糧食是由這裡出產。若是這些良田被侵佔,變成了魚塘,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平安覺得自己時運不錯,剛剛想要坑一下許悠,張東遠那邊就送來了好訊息。如果邊疆屯田的工作順利,優質糧種推廣開來,那麼即便是江南這邊出了問題,大楚的糧食產量也還是可以保證的。除此之外,這件事還有另一個好處。現在齊王在朝中的釘子都被撥出來了,自然沒有眼線再為他提供訊息。所以只要朝廷這邊做事隱秘一些,齊王便很難打探到河北和西北的訊息,更不會知道這邊可以自己種出糧食來。這樣一來,設想四五年之後,江南的桑基魚塘已經形成規模,每年的糧食產量迅速減少,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出售。而這個時候東南的經濟作物推廣也取得了極大的成果,大半土地都用來種這些東西,正準備將出產換成錢到江南去賣糧食,卻突然發現——咦,江南的糧食呢?那畫面一定相當好看。當然,其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商榷,比如怎麼讓許悠知道桑基魚塘的事,又怎麼讓江南那邊的事態失控。至於保守秘密這種事就更不用提了。而且因為是會延續好幾年的事,未免將來真的留下爛攤子給自己收拾,所以中間的調控也十分必要。凡此種種,並不是平安一個主意就能算完事的,實施的過程更加複雜和困難。不過平安只負責出主意,要怎麼將這些東西落到實處,又究竟有沒有可行性,需要進行哪些調整,就是趙璨那邊的事情了。這麼一想,平安立刻運筆如飛,將這個想法寫了下來。然後交給開陽,由他親自將這封信送回京城,交給趙璨。這種東西絕對不能落到外人手裡,所以讓別人去送,平安也不放心。同時,既然將開陽都派出去了,送一封信也是送,兩封也是送,平安自然將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所得,也寫成文章,讓開陽轉交。畢竟之前的那個計劃,多半還是為了坑許悠,雖說只要控制得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平安很清楚,有時候現實中的事情往往都是計劃不如變化快,設想再好,不能完成就是空的。所以平安不能只是期望朝廷發揮調控的作用,將事態控制住。畢竟如果能夠控制住,那就什麼都好說,但萬一控制不住呢?所以他也得先想出個補救的辦法來。這個想法也是平安在東南沿海一帶待了這麼久之後,逐漸形成的。雖然到現在位置,大楚還沒有遇到過從海上來的國際友人,但是平安不會以為這個世界上真的就只有大楚一個國家,除此之外全是四方蠻夷。畢竟現在的大楚,已經有不少從外族那邊傳進來的物種——雖然多半都是走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