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不知他現在書讀得怎樣了,又做了幾篇文章。那個呆子慣不會在父親跟前討好作勢,不知又被舅舅打了幾次。每每思及此,便覺坐立不安,直想插上翅膀飛回榮國府,親自看一眼方能放下心來。這一日,誦經完畢,黛玉同紫鵑正在院內樹下閒聊,只見春纖拿著三根帶短小手柄的小漁罾笑嘻嘻地進來說:“我到山下買點心,恰好看見有賣這個的,就買了幾個上來,咱們日日呆在這院裡,都快發黴了,乾脆到半山腰那個清池捕魚去吧。”作者有話要說:女二,男主馬上就相繼出場了。 第六回 苦中作樂惹人誤會春纖說的清池就在淨慈庵後山所在的半山腰上。說是清池,倒不如說是清流小溪,因為那水流是打山上蜿蜒流下,在半山腰匯成一個一畝見方的池子,池的一角又有缺口,使得清水潺潺流下,在山澗岩石上奔騰跳躍著一路往山腳下流去了。黛玉自打來至這山上,雖說日日粗茶淡飯難以下嚥,可心境卻實打實地寧靜了不少,這也跟誦經之餘常來這周圍散心有關。畢竟置身於幽林遠山之間,世俗的雜念不自覺地便會淡卻幾分,只是太過平淡的背後,黛玉也略覺苦悶,正愁無處開解,可巧春纖討了個巧,正中黛玉心懷,遂沒有一絲猶豫,笑著起身道:“你這個主意好,我正悶得發慌呢。”紫鵑卻頗有些猶豫,勸道:“依我說,咱們還是不去的好。畢竟咱們是給老太太祈福的,吃住都在人家庵裡,卻要去捕魚,讓庵裡的姑子們看到,再告到主持師傅那裡去,沒的惹不痛快。”春纖撇嘴道:“怕什麼,咱們只捕著玩兒,又不殺生。”紫鵑還要再勸,黛玉卻已然起身笑道:“春纖說得是,咱們只是跟魚兒玩玩遊戲而已,一不捉上岸,二不帶回庵裡,咱們既解了悶兒,又讓魚兒得了趣兒,豈不妙哉?”又吩咐紫鵑道,“去拿我的披風來,順便到廚房要一塊饅頭,咱們這就去。”說完,竟如孩子般,也不等紫鵑就興沖沖地帶著春纖出門去了。紫鵑無奈搖頭,只得快步回屋拿了披風又趕到廚房要了個饅頭,緊趕慢趕著去追黛玉了。後山道路多崎嶇,坑窪不平,黛玉和春纖沿著前人走出來的窄小山路互相攙扶著往前走,因心情愉悅,倒是一路談笑風生並不覺累。好容易走到湖邊,皆出了一層薄汗。好在松林茂密,到處都是樹蔭,湖邊又是格外的清涼爽快,兩人才歇了一會兒就神清氣爽,迫不及待地尋了塊光滑平整的大石上安坐好,方一人一個小漁罾屏聲靜氣地開始和魚兒玩起捉迷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