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青怕她們爬超過毛毯,受了水泥地的涼氣,用幾張凳子給她們圍出個小天地來。她自己則在門口一面跟她們說話,一面洗衣服,剁豬草,餵雞……每天的日子都一個樣。說不煩是不可能的。但孩子這麼小,讓老人帶著,她去賺錢,卻又捨不得。總覺著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捨不得錯過她們成長的任何一個瞬間。沒一會兒,豐梅也起了,從廚房煮了兩碗麵條來,姑嫂倆吃了。豬雞已經喂好,又餵過奶,李曼青讓豐梅看著孩子,鎖好大門,她自個兒換了衣服出門,就當放放風吧。可惜,臘月裡的寒風一點兒也不好放,宣城縣雖不會下雪,但風裡帶了溼冷之氣,迎面吹來把人臉蛋都颳得通紅,尤其兩隻耳朵露外面,都凍僵了。她使勁搓了搓耳朵,又哈了兩口白氣,往縣城北面走,那是靠近雲安市的地方,這段日子天天窩家裡帶孩子,唐豐年工地上已經結回來一千塊錢了,公婆每個月給她的三百塊,外加她平時攢下來的,也有快兩千塊了,她想再瞧瞧有沒有合適的烤箱。說起公婆拿錢的問題,自唐豐菊鬧過那一遭後,公婆商量了幾天,還是決定他們出去做生意,留她在家帶孩子,每個月從賣洋芋的收入裡拿三百塊給她,用作生活日常和孩子花銷。她也不客氣,大大方方收下,天冷了家裡買炭,老人孩子添置衣服鞋襪,每日的柴米油鹽和房租……三百塊看起來是挺多,但花下來也只剩一半了。其餘的在老人手裡,以後萬一有個什麼急用,就從他們那兒拿,她也沒意見。兩千塊錢,她能買什麼樣的烤箱呢?如果嵌入式的肯定不夠,只能看看有沒有臺式的。可惜,宣城縣實在是太偏僻落後了,她轉遍了整個縣城,也沒見一家賣的。這裡賣的麵包都是從隔壁雲安市進的貨,沒有現烤的。最後烤箱沒買著,順路買了兩斤蘋果和橘子,給孩子吃。又轉客運站問老人要不要回家吃午飯,見他們都忙不及回去,就說讓他們別隨便吃快餐了,等她煮好讓豐梅給他們送來。兩老笑呵呵應下。等她買了兩手的菜到家,孩子已經餓得“嗚嗚”叫了,大雙抱著自己腳趾頭啃,出門前給她穿的厚厚的棉襪子已經不知丟哪兒去了。豐梅鬆了口氣:“嫂子可回來了,我去做飯,你趕緊哄哄她們吧,我實在沒法子,才給她們穿上的襪子,一眨眼功夫又不見了……兩個小傢伙也不怕凍。”李曼青把菜交給她,自個兒用熱水洗過手,待手上的溫度正常了,才去抱孩子。可能真是餓極了,大雙急迫得都要把她毛衣掀起來了。小雙也好不到哪兒去,啃了左腳啃右腳,就在喂大雙的時間裡,饞不住又把手指也啃了一遍。李曼青哭笑不得,她現在又瘦回來,產的口糧根本都不夠她們吃,買的奶粉她們也不吃,倒是大人吃的米麵瓜果喜歡得很。大人在桌上吃飯,就把她們放在木頭做的小車車裡。她們也不跟旁的小孩一樣哭鬧,光用烏溜溜的大眼睛盯著大人筷子,再把手指頭塞嘴裡啃,口水就沒斷過。唐豐年心疼得不得了,發話:“就給她們吃點吧!”於是,中午那頓就開始喂糊糊和骨頭湯應付,只有早晚才給吃奶了。她稍微給她們吃點解解饞,拿個紅蘋果切碎搗成泥,放風爐上燉得溫溫熱熱的,再用小調羹一勺一勺的喂,酸酸甜甜還香噴噴的,兩姐妹可喜歡吃了。等她和豐梅吃飯時,她又順道喂她們點骨頭湯。可惜兩個丫頭嘴太小,眼又饞,大勺吃進去包不住,順著嘴角下巴滴滴答答全流圍兜上。於是,唐豐年一進門,看到的就是閨女們像兩個小乞兒一樣淋淋漓漓的模樣,眉頭頓時就皺到一處。“哥吃了沒?要不給你拿副碗筷?”“不用,外頭吃過才回來的。”兩個小丫頭聽見爸爸的聲音,含著一口湯轉頭,習慣性的咧嘴笑,一笑,那湯又順著嘴角流乾淨了。李曼青洩氣,故意唬她們:“還吃不吃了?要看爸爸就讓爸爸喂,我不餵了啊?”兩個小丫頭果然朝唐豐年張手,要抱抱要湯湯。李曼青罵了句“小沒良心的”,轉過頭自吃自的。唐豐年就洗了手來喂她們。“怎麼有時間回來?”“完工了,吃過散夥飯就回來了。”李曼青來了興致,不是今早才說還沒完工嘛,怎麼才四個小時的功夫就做完了?“刷了多少平?”“瓷磚都貼好了嗎?”“我哥呢?”唐豐年一面喂孩子,一面跟她說了,最後又說老闆給結了三分之一的工錢,剩下三分之一得等驗收過了才給。趁著豐梅去送飯的功夫,李曼青又問他:“我明天想去雲安一趟,早早出門,下午回來,你看著孩子成麼?”她會提前把她們“口糧”備好,到點了就溫給她們喝。“去幹嘛?”八字沒一撇呢,李曼青不想提前說出來:“就當出去放放風唄,這幾個月快把我憋壞了。”她無比佩服後世的全職媽媽們,孩子是可愛,但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都在伺候她們,伺候男人,她真的做不到。唐豐年眼神暗了暗,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