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錦年觀察著他,食不知味。傅承林只嚐了咖啡,早飯一口沒吃。九點半左右,傅承林親自開車,送姜錦年去醫院,路上說,他聯絡過了醫生,先給姜錦年做b超,十幾天的胚胎,藥流對母體傷害更小。這番話他說得順暢而自然,尋不見一絲髮洩情緒的苗頭。但他越是沉寂地放任姜錦年,姜錦年就越是茫然,心不在焉。禮拜日上午,尋醫問診的人不在少數。傅承林預約了一位中年女醫生。那醫生掛著口罩,戴一副金絲眼鏡,遮著一張素淨的臉,溫聲問:“確定要做流產了,是嗎?”姜錦年竟然沒有勇氣應答。她心緒雜亂。醫生又說:“藥物流產一般適用於懷孕早期的女性。存在一些胎囊,藥物作用下,效果不顯,要藉助人工手術……”她不斷強調重點,姜錦年也只是聽著。附近的每一間科室,每一位護士,每一個匆忙步行的患者,都給她帶來無形的壓力。她藉口去一趟衛生間,實則四處逛蕩,漫無目的晃悠一圈。她也不知道自己走向了哪裡,她見到陪著妻子來做產檢的丈夫,還有被母親抱著的藏在襁褓裡的嬰兒……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來處和歸處,只有姜錦年,默然站定於漫長的走廊中。她猶豫不決,給母親打了個電話。母親一開始還很高興地告訴她:“年年,媽正要聯絡你呢。你表姐前幾天生了對雙胞胎,當時情況不好,隔著兩日,大人和孩子都沒事了,把你二姨一家給激動的……”這麼巧啊,姜錦年想。都在談論孩子。她就開門見山道:“媽,我也懷孕了。”電話裡清晰傳來拍掌的聲音,薑母幾乎是眉飛色舞道:“你也要做媽媽了?小傅知道了嗎?他會特別高興吧,他那孩子慣會疼人的。”姜錦年卻袒露道:“我在醫院裡,準備藥流……”手機沒聲了。姜錦年道:“媽媽,你別罵我。”她這一瞬間,像是回到了小時候,考試沒考好,等著母親的嚴厲教訓。透過一扇光潔的玻璃落地窗,她能俯瞰一片城市的景色,川流不息的馬路,來往奔波的行人。她左手搭住欄杆,聽母親教導道:“媽不罵你,媽是過來人。只是你問沒問過小傅?他的意見是什麼?你們倆這都結婚了,有事要多商量,為什麼要打掉孩子,為什麼不能留著,留下來對你有多大影響?你一件一件給人講,千萬不要頭腦一熱……”“姜宏義出生之後,”姜錦年忽然道,“你跟我爸,差一點就離婚了。”母親辯解道:“你爸那性格,就是耳根子軟,跟小傅完全不一樣。”頓一下,又說:“我可沒後悔生過你弟弟。懷你的時候更是了,三天兩頭地吐,吃不好睡不好,但人家就跟我講了,是個丫頭。媽就喜歡女兒,你跟你弟兩個人,我一貫都偏心你。”她自知扯遠了。她收住話題,道:“養兒育女是辛苦的,你要負責任,好好教他們。媽相信你能做好。沒這方面的打算,就先緩一緩……還有一點,不要忽略小傅,人怎麼說都是孩子父親。”姜錦年反覆細品母親的意思。穿過走廊和大廳,她沒回到女醫生的辦公室,她走向了停車場,又給傅承林打電話,催他下來。傅承林以為姜錦年出了什麼急事,當他匆忙趕到,只見她倚在車門處,說了一聲:“我們回家吧。”傅承林道:“這次回家,下次就不帶你來了。”她點頭。傅承林試探她:“真想好了?”她拉開車門,坐進去,混不在意道:“不然呢?”傅承林給她繫上安全帶,扶著她的肩膀。她眸色湛定,安安靜靜望著他,他意味不明地勾唇笑了,也說不出什麼深情的話,只回應一句:“走,我帶你回家。”汽車發動,姜錦年若有所思:“如果是女孩子,就叫傅沅芷,三點水的那個沅字。男孩子的名字我沒概念,回家再翻書。”傅承林一開始還想,傅沅芷,似乎拗口了點兒。停車等紅燈時,他握著方向盤,驀地記起《楚辭》裡的一句詩——“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傲慢姜錦年曾經想過,如果她和傅承林有一個女兒,那麼,孩子就叫傅沅芷。這並非一時興起的打算,而是她深思熟慮後的憧憬。她不知道傅承林是否明白其中的深意……管他呢,反正話都說出口了。姜錦年枕著汽車靠背,意識混沌又想睡覺,正迷糊著,隱約聽見傅承林在說話。起初他講了什麼,她沒注意,只記得一句:“為什麼忽然改了念頭?”姜錦年道:“媽媽和我電話聊天了。”停頓兩秒,接著解釋:“當初,她日子過得比我辛苦十倍,也比我忙得多。她都能撐下來,撫育我和我弟弟,把我們養到成年,送進大學,那我也可以。”當然,這只是理由之一。她不敢向他坦誠:我非常愛你。我願意稍作犧牲,承擔風險和後果。泉安基金的新三板專案可能無法繼續。姜錦年很難再為工作熬夜。她得提防著疲勞過度,避免出差外地——懷孕前三個月胎兒不穩定,每週都是危險期。如果她確定留下孩子,卻沒保住孩子,那她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