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頁

等到有一輪的收穫季,馬鈴薯也受到了樓蘭人民的喜愛,成為了常見的食物。而農業乃國之基本,農業上的問題迎刃而解,也意味著樓蘭國力真正上了一個高峰。 古國王女自女王繼位以來,樓蘭從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變成了如今國富民強,綠洲遍地的西域大國,連中原也有耳聞,這些年,來自樓蘭的商物越來越多,有些更是讓人眼熱不已,比如棉花,馬鈴薯。經過一再商議,中原皇帝敕旨派遣使者出使樓蘭。中原使者團從國都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出玉門關,又耗費半月時間經過戈壁,終於抵達了樓蘭,原以為會非常艱辛的道路卻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熬,因為越靠近樓蘭,就越不像是沙漠的氣候,雖然乾燥了些,但並不艱辛。這實在令人稱奇。而到了樓蘭時,中原使節團也為樓蘭所震驚,街道井然有序,整潔非凡,人往如織,繁華不已。而置身於樓蘭境內,也絲毫想不到這是個在沙漠的國家,彷彿人間仙境。一西域國家竟然也能繁榮如此,比之中原國都也不差什麼了,使者在心中暗道。在遞交了國書公文後,很快中原使者便得到了女王的宣見。不僅是女王,王室貴族乃至朝廷百官,都非常重視這次與中原的結交。中原文化淵源流長,更是地廣物博,強盛不已,向來為西域國家所仰慕。而錦榮抱的心思則是想要光明正大地引進人才。中原使者進入王宮,見王宮以黃金為頂,白玉為屋,軒昂華麗,煌煌如輝日,樓蘭之富也可見一般。見到殿上金座上,頭帶金冠,衣著華美清貴,相貌卻不似西域人深眼高鼻,髮色有異,氣質出眾的女子,中原使者便知這位就是聞名於西域的樓蘭女王了。中原從未有過女子為帝,第一次見到樓蘭女王,使者有些驚訝,卻很快低下頭去,不敢直視,謹守使者禮節。更令中原使節團驚訝的是,女王還會說漢話,而且聽上去稱得上是精通不已了。“不知中原遣使者來我樓蘭為何?”其實不只女王會漢話,在她的要求下,許多官員也學會了些。中原使者垂首,女王說漢話以示對中原的尊重,而他作為中原出使樓蘭的使者,也代表中原的態度,好在這些出使的人都學過樓蘭語,拱手行禮道,“我朝久聞樓蘭之名,欲與樓蘭修好,結為友邦,以助兩國商業往來……”錦榮高坐在上首,看著中原使者和她的臣子進行著友好親切的對話。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兩方都談的心情愉快,除此之外,中原使者還獻上了此次前來的重禮,十幾個大箱子,裡面都是中原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曆法等典籍。看來在來之前,他們也查過女王的喜好,這些禮物的真正價值可是遠高於黃金珠寶。錦榮微微笑了笑。旁邊的樓蘭官員也心中記下了女王對來使禮物的滿意,在後續談論交好時對待中原使者的態度也更為寬和。具體結為友邦的事宜還需好好商議,不是一時就能談好的,不過中原使者也受到了樓蘭隆重的待遇。住在樓蘭王城裡專供他國使節下榻的館舍,中原使者閒暇之餘也經常出去打探情況,結果得知樓蘭女王在樓蘭人心中地位極高,許多樓蘭子民的家中不供奉神佛,而是供奉女王的金像,他們極為愛戴這位女王,幾乎奉為神明。可以說,在樓蘭,女王的話就決定了一切。所以樓蘭女王對中原的態度也就意味著此次出使成功與否,不過令中原使者們寬心的是,樓蘭女王似乎對中原很有好感,有意促進這次外交。中原使者知道這次外交十分重要,當然不僅僅是結為友邦這麼簡單,從樓蘭流出的棉花,番薯等等都引起了朝內的重視,都是利國利民之物。正當中原使者遊覽著樓蘭風光時,樓蘭王城裡卻出現了一次內亂,但中原使者們知曉的時候,內亂已經結束了。其實也稱不上是內亂,不過是龜茲,突厥等西域國家不願見到處於西域和中原要塞的樓蘭與中原交好罷了。這不得不說西域諸國對中原的態度了,既仰慕,又忍不住貪婪,而且因為相距甚是遙遠,加上風土人情大為不同,也存有戒備之心。他們也沒能做什麼,也就挑動了一些樓蘭貴族想要勸說女王,改變主意。誰知道女王直接把他們給按下去了,解決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在又一次入宮覲見女王時,中原使者謹慎提起了之前的內亂,有些擔心修好之事會有生變。女王只輕描淡寫道了一句,“不用擔心。”後面一切如同女王所說,沒有任何阻擾,非常順利地完成了締結友邦合約,並蓋上了女王的金印。商定的合約內容不乏有用棉花,番薯種植技術,水泥的製作方法換取中原的大批工匠,以及大量典籍、醫書、糧食,各類生產技術。還有關於樓蘭與中原商路的開通,葡萄酒,藥材,玉石交易。許多事宜以後還需繼續商議。中原使者圓滿完成了交託的重任,帶著締結友邦合約的國書還有樓蘭國的善柔王夫婦一起返程。原本安排去中原的樓蘭使節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