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威候夫人來的很快,因為太后的神來之筆,所有被留了牌子的家裡現在都焦頭爛額,現在皇上延遲所以秀女入宮的聖旨還沒有下下來,但是憑空多了一個身份尊貴的貴妃足夠那些有些心思的家族頭疼了。北威候夫人身為皇后的母親,自然也為女兒操心,皇后冊封沒多久,屁股還沒做熱,宮裡一切還沒打點好,底下還有兩個貌美如花,生了皇子的嬪妃,本來心裡就夠膈應的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身份輕易動不得的貴妃,北威候夫人都為女兒頭疼。皇后現在還保持著最基本的儀態,等北威候夫人來了之後就讓所有人下去了,殿裡只剩下了皇后和北威候夫人,皇后再也維持不下去了,委屈的叫了聲“母親”就撲到了北威候夫人壞了哭了起來。北威候夫人憐惜的摸了摸她的頭,等皇后痛快的哭了一場之後,才道:“母后,這可怎麼辦?喬家當年太子妃之位尚且拱手讓人,現在只是貴妃之位·,女兒這個皇后·····”是不是還保持的的住?皇后後半句沒有說下去,但是北威候夫人聽了出來,臉色一冷,道:“封后乃國家大事,皇后無大錯,豈可隨意廢黜?!”皇后不說話,只是咬著下唇看著北威候夫人,端莊的妝容都無法掩蓋她蒼白的臉色,北威候夫人緩了下臉色,接著道:“你不用擔心,皇上想要廢黜,朝中大臣也不會答應,況且喬家身份千年世家,豈能因為女兒就讓皇上廢黜髮妻?如若這樣,喬家必遭天下讀書人唾棄。”喬家自然不會做這樣的蠢事。皇后:“但願一切如同母親所說。”北威候夫人:“娘娘不用擔心。”室內安靜了會兒,北威候夫人又道:“喬家姑娘畢竟是喬家嫡女,她哥哥現在又領兵在外,等她進宮,皇上不會不給喬家的面子,娘娘現在無子嗣傍身,中宮無子實在不妥,宮中又有生育大皇子的陳嬪和頗得皇上寵愛的王婉儀,娘娘還在早作打算為好。”委婉的提醒皇后現在要考慮子嗣問題了,最好在貴妃進宮之前懷上,中宮有了皇子才算穩固,宮中雖有大皇子和二皇子,但是他們母親出身太低,如果不是遇到當今聖上的情況,天下最尊貴的那個位子是沒有他們的分了。皇后能過五關斬六將做到鳳位,自然不是吃素的,剛剛只是太過擔心了,現在經過發洩和北威候夫人的安慰,已經平靜了下來,帶著長長護甲的手摸了摸母親的手,臉上一片平靜:“母親放心,我知道怎麼做了。”北威候夫人對這個女兒也是放心了,看著皇后臉上淡定,也沒有再說什麼。又說了一會兒話,就離開了皇宮。皇后這邊不好過,喬夫人對喬疊錦也是頭疼萬分,喬夫人嘮嘮叨叨的說了一長串,喬疊錦只是冷淡的說了句“知道了。”如果可以,喬夫人只想搖著喬疊錦的肩膀衝她大吼:“你到底知不知道進宮意味著什麼!你到底有沒有聽到我剛剛說的話!”但是喬夫人從小都是標準的大家閨秀,現在讓她化身咆哮帝實在不可能,只能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喬疊錦。她自己的女兒能不知道了嗎,如果是大女兒,她一點也不擔心,但是這個隨了喬老爺的小女兒,她嫁人都擔心她會不會餓死,更何況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宮了,偏偏喬疊錦還是一臉懵懂。喬老爺是當世有名的書法大家,也是出了名的大儒,學問真的是沒話說,但是生活就是大大的問題了,這個抱著一張名帖就能成仙成佛的大儒有時候實在是讓喬夫人無奈,偏偏小女兒什麼都沒學,把這個學了個十成十。敏於進學,拙於事故。這是對喬疊錦最客觀的評價。喬夫人本來就想著把她嫁給一個她看好的喬老爺的學生,家境雖然貧寒,但是家裡人員簡單,父母雙亡讓喬夫人不用擔心喬姑娘侍奉婆婆的問題了-----------她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麼能伺候好婆婆。而且那個學生的學問科舉是沒問題了,人品性子也沒問題,雖然做官可能不行,做學問還是沒問題了,以後進了翰林院做了翰林,既清貴又體面,也不算辱沒了喬家的門喬疊錦並不是像喬夫人想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一些最起碼的東西她還是知道的,喬夫人剛剛嘮嘮叨叨的一頓她確實仔仔細細的聽了,不但聽了,而且仔細的思考了。她自覺的自己不是個“土生土長”的古代人,雖然經過十幾年的教育以及周圍環境以及人的影響一些東西發生了變化,但是一些東西還是根深蒂固,喬夫人作為古代出色的當家夫人,她說的一些東西絕對是非常有價值的,能讓她少走好多彎路,尤其是她現在要進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雖然看起來繁花錦繡,底下多少的波譎雲詭是不可預料的。看過不少史書的喬疊錦覺得自己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想想怎麼在宮裡活到壽終正寢,而喬夫人剛剛看起來毫無頭緒的一段話就極具有參考價值了。喬疊錦特別仔細慎重的在宣旨上下了她準備用一生來實踐的一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