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的演唱會是比較理想的頻率,饒是如此,也需要專業的醫師和營養師開出健康食譜對聲帶進行額外的維護。因此顧辰一週兩場的頻次其實是對自己聲帶的一種挑戰,等顧辰堅持到巡迴演唱會結束的時候,聲帶充血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了。好在顧辰平素保養得好,因此充血情況在休息一週之後倒是消失了,沒有出現聲帶息肉等問題。雖然顧辰唱得辛苦,但是對於傳媒來說,這堅持是一大盛事。顧辰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在華夏九個大城市舉行自己的演唱會,傳媒們可都是抱著兩套心態在宣傳。如果你顧辰成功了,傳媒自然會將你吹捧成“流行之王”;如果顧辰失敗了,那麼就自然有無數媒體感嘆“小天王光環褪去”之類的。總之,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對於媒體來說都是一件盛事。不過很顯然,顧辰沒有給媒體這樣的機會,顧辰無論是在任何一場演唱會上都是以近乎完美的表現,因此記者們紛紛感嘆“已經沒有任何詞語去形容顧辰”了。完成“魔王歸來巡迴演唱會”後,顧辰略微休息了一週之後便再度遠赴好萊塢。這一次顧辰的目的是參與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試鏡並爭取拿下“蝙蝠俠”這個角色,顧辰經紀團隊對於這個角色的評價很高。而且查理和茜潔都認為,和“最優秀的新銳導演”合作,無疑可以讓顧辰得到一個“最優秀的新銳演員”的名號。但是根據查理和茜潔的分析,顧辰要拿下“蝙蝠俠”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雖然諾蘭喜歡東方文化,但是這種喜歡並不會為顧辰這樣一個華人演員帶來任何的加分。反而會因為西方人那種特有的東方文化觀點進而產生“葉公好龍”的情緒,給顧辰帶開減分的效果。其次華納兄弟絕對不會再冒險拍攝一部太“非主流”的“蝙蝠俠”電影。要知道“蝙蝠俠”系列電影已經讓花旗國影迷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這次請來諾蘭純粹是為了給這個品牌救火,如果諾蘭版的“蝙蝠俠”在失敗,或許對於華納兄弟來說,“蝙蝠俠”這個品牌就已經徹底沒有意義了。因此基於安全考慮,華納兄弟肯定不會同意影片中出現一個東方人的蝙蝠俠。所以查理和茜潔認為,給顧辰安排一個反面角色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不過對於是否出演反面角色,顧辰明確表示了反對。他不是希斯萊傑,能夠將一個方面角色演得讓所有影評人脫帽致敬,他認為自己出演正面角色對自己會更有利。在內部討論完畢之後,顧辰被驅車前往華納兄弟的製片廠參與“蝙蝠俠”的試鏡。雖然顧辰估計華納兄弟並不希望自己出演“蝙蝠俠”,但還是給了自己一個主角飾演者應有的尊重。最起碼沒有安排一群人過來試鏡,畢竟飾演主角的人哪個不是一線或資深演員?將他們安排在一起試鏡明顯就是製片方腦袋被門板夾了,這些人又不是群眾演員或者一些不那麼重要的配角。所以一般情況下,主角或主要配角都是單獨試鏡的。這一方面是對試鏡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方便導演、角色指導、編劇和製片方對試鏡者有更詳細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