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步軍遵令!&rdo;諸位將軍攜副官陸續出帳,各自執行命令去了。&ldo;宋子,此處除了雲山峽谷,沒有別處道路可行了吧?&rdo;司馬錯還是有些憂心,這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山巒起伏,所有的道路都被鬱鬱蔥蔥的樹木遮掩,就連這葭萌關的關口也是半埋在樹叢裡,難保不會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隱秘要道。宋初一頜首,&ldo;我曾親自走遍附近幾座大山,並且喬裝向當地獵戶打探過,附近除了雲山峽谷之外,最近的道路也要花九天時間才能繞過葭萌關。要不,這裡怎麼能被成為咽喉要塞呢!&rdo;張儀道,&ldo;重要的是,一定要全數拖住蜀軍,最好能讓他們駐紮在巴國的軍隊全部調到葭萌關,一舉全數殲滅,尤其必須殺了蜀王,否則一旦讓蜀軍逃脫隱蔽山林,才是真正後患無窮。&rdo;&ldo;不錯。&rdo;宋初一道,&ldo;先派斥候查探蜀軍情況,密切注意蜀國斥候,誘其調回軍隊不難。&rdo;秦國先行十三萬人馬,隨後還有七萬人馬,共二十萬之眾,只要蜀國斥候查探出秦國大軍的真正人數,蜀王不可能率領萬人送死。宋初一提醒道,&ldo;蜀王早年戰績斐然,不知現是否威風依舊,但必須得小心屠杌將軍。&rdo;張儀看過宋初一所著的《蜀國風物》,其中第二篇的篇首便著重講到了這個代出猛將的神秘屠杌部族,心知她十分忌憚。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世上有許多東西一些解釋不清。張儀也並不小覷。司馬錯也看過,不禁問道,&ldo;這一代的屠杌將軍如何?&rdo;&ldo;我曾仔細打聽過,也藉機接觸過兩次。不過他剛剛出部族不久,從不與人交際,能打探的到的訊息寥寥。&rdo;宋初一見白刃蹭過來。伸手揉亂它腦袋上的毛,&ldo;但是與巴國一戰,屠杌利率領十萬人馬,僅僅半個月便直逼閬中,其實力不容小覷。&rdo;縱然巴國生出內亂,但大巫地位其實更多依靠的民眾,手中握有的兵權並不多。巴國的內亂並非兵變。屠杌利能以十萬人馬如此迅速的擊潰巴軍,靠的不僅僅是時機和運氣。司馬錯心中凜然。&ldo;不如用計。&rdo;張儀淡淡道。宋初一微微抿唇,不予反對,也並沒有支援。張儀也並沒有再提,因為不瞭解屠杌利其人。也不瞭解蜀王於屠杌利的關係,貿然用計說不定會弄巧成拙。沉默片刻,宋初一道,&ldo;還是將計用在行軍上吧。我認為,這一次得打實仗。&rdo;&ldo;這是為何?&rdo;司馬錯不解道。他是一名武將,但並不粗莽,他認為依靠巧計減少戰爭犧牲最好。張儀解釋道,&ldo;我們要的是吞下巴蜀,使之成為大秦糧倉。所以光滅國遠遠不夠,蜀軍也不能留。另外楚國那邊見我們打的賣力,也絕不會放棄對巴國的進攻,又不會馬上傾力攻擊。我們引誘蜀國撤掉對巴國施壓,巴國就能夠全力抗楚,楚國那邊不像咱們這樣佔盡地利。他們倉促攻打巴國,與以往沒太多不同。待到巴楚兩敗俱傷,我軍便可以長驅直入,吞下巴國省力多了。&rdo;宋初一接著道,&ldo;並且,我觀歷代蜀王無條件信任屠杌將軍,皆視為心腹,想必這一代亦然,如此種種,為了以後長遠之利,怕是得辛苦將軍實打實的血戰一場了!&rdo;宋初一與張儀相視一眼,頗有一種士遇知己之感。司馬錯點頭,笑道,&ldo;兩位深謀遠慮,某所不及。&rdo;&ldo;將軍過謙了。&rdo;張儀和宋初一異口同聲。&ldo;將軍,關內有蜀國使者求見。&rdo;帳外士卒通報道。司馬錯沉吟片刻,道,&ldo;不見,告訴蜀國使者,秦軍應巴國、苴國所求,前來平亂。&rdo;&ldo;嗨!&rdo;蜀國此時派使臣前來,無非是想弄清楚秦國的意圖。秦國表明立場,是給巴國一個定心丸,使其無後顧之憂的全力抗楚。畢竟秦國攻佔巴蜀是要佔據高地,圖謀楚國,絕不能和楚國平分巴蜀!張儀與宋初一退出幕府,各自回帳。兩人對司馬錯的能力很放心,雖然這是他頭一次統帥二十萬大軍,但之前幾十場征戰,未嘗敗績。讓兩人如此信任司馬錯的原因還遠非如此,他第一次嶄露頭角時,還是個千夫長,在秦魏戰場上,獻計並自請率領三千騎兵奇襲函谷關,一舉收復失地。此人厚重穩健,做統帥絕不遜於公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