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國尉的意思是,趙、魏合力攻秦,趙國只是聲東擊西?&rdo;谷寒面色微凜。齊、魏兩國聯手攻下趙國六百里沃土,魏國若是為得到離石要塞,甘願悉數奉還,更甚至再搭上幾十裡地,趙國沒有不答應的道理。秦魏之間有兩個咽喉要塞,一是函谷關,另外一個就是離石,如今這兩處全部握在秦國手裡,眼下魏國是一片平原,四通八達,魏王食不能下嚥、夜不能安寢,逮到一個機會必然是要攻下這兩處。函谷關地形險峻,秦國打了幾十年才打下來。函谷關距離都城咸陽很近,有大道直通,因此秦國在此屯有重兵,魏國如今國力大不如從前,想再取回函谷關是痴人說夢。相比之下,伺機攻去離石要塞還有些希望。宋初一點頭,&ldo;恐怕是這樣啊!倘若魏國拿幾百裡土地做交換,趙國全力配合一下也不吃虧。&rdo;對於趙國來說,這是個怎麼都不虧的買賣,不管怎麼樣,至少也能把義渠佔的那片地收入囊中。雖然地方不大,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ròu啊!&ldo;若真是如此,趙君當真能忍。&rdo;谷寒對趙國君主一直印象空泛,他在位這些年,趙國內憂外患,根本數不出什麼功績。宋初一笑道,&ldo;這你倒是說對了,現任趙侯的忍功已經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況且,在邦交上,沒有永遠敵人更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rdo;趙侯的&ldo;忍&rdo;還不是一味軟弱的忍讓,他就像一條盤踞在糙叢裡的毒蛇,不管是一動不動還是退縮,都是為了最後那瞬間的攻擊。面對兩國聯手,形勢危急啊!宋初一手指輕輕敲著軟榻邊,心嘆,若不是件事情很棘手,恐怕贏駟也不會改變主意讓她來,&ldo;這回群狼虎視眈眈盯著離石這塊肥ròu呢!&rdo;&ldo;派人快馬傳信給義渠首領,就說秦國主將馬上到達河西。另傳信離石守軍,加緊防範魏國突襲。&rdo;宋初一道。&ldo;嗨!&rdo;谷寒頓了一下,問道,&ldo;國尉,既然君上有意藉機除義渠兵力,若義渠再要借道,是否答應?&rdo;再借道?義渠首領已經知曉秦國意圖,再借道恐怕就是要謀離石了!宋初一換了個姿勢,歪在榻上,懶懶道,&ldo;再看吧。&rdo;這副作態,若非谷寒瞭解她,真要擔憂此戰有去無回了。待谷寒退出去,宋初一連忙翻個身趴在榻上,呲牙咧嘴。那傷處正在癒合本就癢癢的不舒服,今日又動的太多,可能又損傷一點,此刻的感覺真是抓心撓肝!為了轉移注意力,她只好投入想想戰事。這次趙與義渠開戰,沒有必要急著趕去救援。義渠人驍勇善戰,兵力不多,但實力不弱,在以往與趙國的交鋒中未嘗敗績,這次失利主要是因為趙國幾十年來頭一次如此大規模開戰,一時尚未反應過來而已。秦國太早支援,自損兵力而保全義渠實力,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既然義渠還能抗得住,就讓他們先扛著!然義渠不能不救,否則逼急跳牆就不好了,但也不能全救,離石要塞更不能丟……還得仔細周密謀劃一番才行!宋初一想著想著,便忽略了身體上感受,開始在心裡仔細盤算應對之策。宋初一馬車先行,從官道直奔櫟陽。宋初一心裡很清楚,這一戰難以求勝,只要守得離石要塞安全無虞就已經是萬幸了。這麼兇險的一仗,贏駟居然派年輕的趙倚樓前來應對!她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 瞎起什麼哄列國之間從沒有太平過,幾乎每隔幾日就有戰事。然而,這次卻是中原五年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七雄國全部沒能撇清干係,牽一髮而動全身,隨時可能爆發一場滅國之戰。公孫衍以一人之力,撼動了列國局勢。……次日傍晚,宋初一抵達櫟陽城外便立即下令大軍出發,趕赴離石。櫟陽,作為秦國曾經的都城,卻十分破敗。蕭索零落的房屋沐浴在夕陽裡,如同垂垂老者,不見絲毫生機與活力,來往行人也不似咸陽那般步履匆匆,整座城池只能從大的格局上隱約窺見都城應有的大氣。宋初一在櫟陽府落腳,將將坐下,前方戰事訊息便傳來。義渠十五萬大軍在趙軍全力攻殺下,五日之間還餘九萬死守住最後一個城池,並傳信到離石,要求借道退回河西。宋初一立即提筆寫下一封信交給谷寒,&ldo;將此信秘密送給河東義渠將領,就說讓他們再全力支撐三日,秦軍主將一到,立即調動河西十五萬守軍,助他們奪回失地!&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