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補軍隊隨時準備,一旦有人倒下,立刻便補上。不出兩刻,女牆便被鮮血浸染,陽光下透著烈烈的鮮紅。兩邊戰鼓擂的猶如旱雷,和著馬蹄聲,震的大地劇烈顫動。犀牛號角低沉而肅殺,與戰鼓聲此起彼伏,激起鬥志。趙倚樓垂眸看著下面殺不盡的魏軍,神色冷然。這一場戰爭,顯然才剛剛開始。&ldo;看魏軍的攻勢,分明不打算長久作戰。&rdo;韓虎隱有些擔憂,離石城守軍再多,也躲不過魏、趙幾十萬大軍,&ldo;方才斥候來報,趙軍駐紮在外十二里,想必魏軍一旦退下,趙軍就會攻來,如此下去,恐怕支撐不了多久。&rdo;河西還有大軍,不過離石一旦失守,就相當於大橋一半落入了魏國手中,於秦來說,雖不是致命,但被堵住一條東出之路,於長遠來說後患無窮。趙倚樓未做聲,現在兵力懸殊之大,主動出擊顯然並不現實,以眼下情形,除了死守等張儀破局之外,怕是再無良策。半晌,他開口道,&ldo;死守。&rdo;&ldo;嗨!&rdo;韓虎應道。從清晨到午後,魏軍的第一次攻擊才退去。從始至終,魏軍都沒有能靠近城牆,然而未及傍晚,魏軍又發起了第二次攻擊。起初離石守軍尚且能夠應付,連續三天下來,在趙、魏兩國大軍幾乎不停歇的輪番的攻擊下,漸漸開始力有不逮。宋初一案頭的戰報堆積如山,她私下令黑衛送鬼谷子出城,開始集中精力處理正事。一上午,她將案上堆積的竹簡全部細細看完&lso;在一旁待命的谷寒見她歇息,忍不住輕聲道,&ldo;國尉,如此下去,情形不妙。&rdo;宋初一道,&ldo;本就是一場硬仗,死守是最好的法子。&rdo;縱然河西的兵力不少,但如何比得上趙魏盟軍之眾?正面交鋒不是明智之舉,反而離石佔據險要,以少數兵力便可抵擋大軍,只要守得離石固若金湯,盟軍堅持不了多久。&ldo;大梁那邊有訊息嗎?&rdo;宋初一道。&ldo;沒有,戰事吃緊,斥候無法通行。&rdo;谷寒道。宋初一手指輕輕敲著案邊,&ldo;咸陽呢?&rdo;谷寒微微躬身,&ldo;義渠進犯,大將軍試用了國尉練的新兵,尚無勝負訊息傳來。&rdo;宋初一手指頓住,轉身問他,&ldo;左丞相那裡也沒有訊息嗎?&rdo;&ldo;最後一次傳來訊息是五日前,國尉已經看過,丞相抵達齊國,其他並無訊息。&rdo;谷寒道。宋初一點頭,&ldo;丞相的訊息是重中之重,就算千難萬險,也必須得給我送進來!另外告訴幾位將軍,堅守離石二十日,我便有法子退盟軍。&rdo;谷寒面色一喜,拱手道,&ldo;嗨!國尉放心,絕不誤事!&rdo;死守半個多月,恐怕也是十分慘烈,但心裡有個底就能輕鬆許多也更有幹勁。離石和函谷關同屬險要,函谷關那等險峻之處,只要有兵力足夠,恐怕再多人馬也難以攻下,但相較之下,離石的地勢就平緩許多,若是大軍壓來,守城不易。離石戰事持續十日,盟軍三度逼近護城牆,都被秦軍擊退。秦軍之中,人人都有個信念‐‐只要二十就是勝利!短短時間裡,列國風雲變幻莫測。楚國態度依舊曖昧不清,且隱隱有動兵向巴蜀的意思。其餘合縱四國互尊為王,張儀離開齊國,尚未入楚,便秘密潛人奔赴中山國,攛掇中山君主加入合縱,與其他四國一起稱王。對於合縱來說,力量多多益善,但一個芝麻大點的地方,也妄想稱王,實在滑天下之大稽,&ldo;相王&rdo;之事頓時演變成一場鬧劇,四國合縱的心思稍淡。第十七日,那邊張儀入楚的訊息一傳來,宋初一立即準備動身,親赴趙國軍營。&ldo;此事不要告訴趙將軍。&rdo;宋初一道。&ldo;國尉,此時深入敵營已是犯險,怎可不通知主將!&rdo;谷寒此行的最大任務就是保護宋初一安全返回咸陽,倘若出了事情,他葬身趙軍營地事小,保不住宋初一事大。&ldo;告訴他,我連這個門都不出去!&rdo;宋初一沉吟道,&ldo;你派人私下去通知子庭將軍。&rdo;谷寒應道,&ldo;嗨!&rdo;戰事暫歇,清晨天色朦朧,空氣裡已經有了初秋的涼意。宋初一在黑衛的護送下從邊門悄悄潛出城,外面早有馬匹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