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2頁

房玄齡的一句話,彷彿一滴水滴入了油鍋裡,長孫無忌尚且能沉得住氣,侯君集卻是有些坐不住了。&ldo;然則。&rdo;房玄齡話鋒一轉,&ldo;自古帝業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倘若輕易改之,恐怕朝綱易生亂。&rdo;房玄齡的大意是:李恪好,有為儲君的才能,但是呢,太子是正統嫡出,正正經經應該繼承大統的。最妙的是&ldo;輕易&rdo;這兩個字。反正既可以這樣,又可以那樣,一切都看聖上的意思。句句都是要害,卻惟獨沒表態,話說了根沒說一個樣。&ldo;蕭愛卿,你來說。&rdo;李世民直是拉出了年紀最輕的蕭頌,他現在就想聽一句真話。這下眾人表情就各種精彩了,蕭頌的父親宋國公曾做過太子少傅,與太子有師徒之名,而李恪與蕭氏又有姻親關係,答案難眾人倒是想看看他怎麼對付。蕭頌恭謹地答道:&ldo;房相所言句句切中要害,臣下聽了之後頗有所悟,感到十分贊同。&rdo;一干老臣均是微微一怔,這個更厲害,直接來了一個:我嫩,這些事情不大懂,是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聆聽前輩見地的。李世民也愣了一下,這事兒要是放在宋國公身上,保準能得到一個相對要明確的答案,至少,他若是不願回答,便會說不知道。蕭頌與他父親的性子還真是南轅北轍。&ldo;既然如此,就想辦法改立吳王恪吧。&rdo;李世民本意也並非是要立吳王,但立儲這樣敏感的事,這幫圓滑世故的傢伙,不給下點猛料,絕不肯有人發表有用的意見。&ldo;臣認為不可!&rdo;侯君集即便知道是聖上挖的坑,他也必須得跳了。李世民往靠背上倚了倚,換了個稍微舒服些的姿勢,一挑眉道:&ldo;為何?&rdo;侯君集道。&ldo;誠如房相所言,吳王恪雖頗有才幹,卻並非嫡出,立幼立庶,實在有違聖上當初所言。&rdo;當初李世民登基的時候,是曾說過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話。岑文字朝李世民拱手道:&ldo;聖上,臣下以為,君位當需繼以賢者,太子倘若賢能,自是最好不過,但倘若嫡長不賢,豈非要葬送汗水和鮮血辛苦打下來大唐江山?若說嫡庶,子以母為貴罷了。&rdo;岑文字一般比較低調,但是該出手時要出手。他話未點明,但其中意思很清楚,稍微聯想一下也就知道了,啥是嫡庶?正室所出便是嫡。李恪母親楊氏,乃是前隋公主,一身集楊氏和獨孤氏高貴血脈,封后也未嘗不可。此話一出,立刻便有人反對。殿內聲音不斷,吵吵嚷嚷,與之前情形正是相反。 名聲這種東西,你有嗎房玄齡雖然不曾表明態度,但他所說的確實都是關鍵點。這一場爭論,就像是房玄齡給畫了一個範圍,大家根據不同的觀點,各自引經據典,各種擺事實舉例子。簡直吵的難解難分。倘若有宋國公這種人在,恐怕又要掐架了。一個多時辰過去,依舊難分高下。屋裡除了房玄齡、長孫無忌,還有一個蕭頌,其他人幾乎都被拉扯進去了。李世民心中本就對太子和魏王失望,這回經過眾多或委婉或犀利、明裡暗裡的指責,越發的不高興了。他雖然是一國之君,卻也是父親,天底下有哪個父親能容忍一大群人當面說自己兒子的不是,一說就是一個多時辰?李世民這樣已經算是很有心胸了。&ldo;罷了。&rdo;李世民再也聽不下去,微微抬手道:&ldo;先查證此事,若當真屬實,改日再做定論。&rdo;&ldo;是。&rdo;一干大臣十分有素質地立刻住了口,整了整衣冠,像是方才各種激烈言辭的人不是他們一般,齊齊直身向李世民行禮,而後依照次序靜靜退出殿外。蕭頌是最先出來的,他故意放慢了腳步。倒不是想聽其他人如何議論,這些全部都是大唐中樞要臣,絕不會出了殿外便議論紛紛。蕭頌一一與經過身邊的人打了招呼,最後發現房玄齡和長孫無忌果然沒有出來。出了宮門外,天上竟是下起了雪,沒有風,飄飄灑灑地旋落。待蕭頌回到家中,已是變成鵝毛大雪,地上頃刻便見了白。寢房內透出溫暖的光線,蕭頌站在廊上拍打下身上的落雪,心情忽然變得特別愉快。曾幾何時,他一回來,便到處都是漆黑一片,如今有了摯愛的妻子,他也如船泊岸。他是冉顏心的落腳處,冉顏又何嘗不是他的心安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