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列入考察而已。劉品讓可沒抱希望短期內升官,自打李承乾去了甘露殿,他也一直關注著,聽說聖上召見太醫署的蘇藥師,心中已感不妙,聽李承乾這個口氣便心知今日事情還算順利,眼下總算鬆了口氣。李承乾請他坐下,問道:&ldo;魏王也舉薦了一人,乃是藥王蘇家的,你覺得父皇會擇冉夫人為皇妹醫治嗎?&rdo;這事兒可不好回答呀!劉品讓暗抹了把汗,倘若給個確切回答吧,有揣摩聖意之嫌,倘若打馬虎眼,也許會將他冒著危險在李承乾心裡建立起來的形象毀了。略一思忖,劉品讓道:&ldo;一般情況下,一定會。若非是這個結果,殿下您應該擔憂了。&rdo; 別李承乾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無論李世民喜不喜歡他這個兒子,他都是名正言順的儲君,李世民得顧全儲君的顏面。就算冉顏醫術真的一般,只要下旨她與御醫一起會診便是了,也算給了太子面子。李世民不是個粗心大意的人,倘若他真的忽略這件事情,便可見其心裡已經不再重視這個儲君了。&ldo;正因如此,我才不安啊。&rdo;李承乾嘆道。劉品讓知道,如今魏王、吳王優秀遠遠勝過太子,吳王李恪基本不會刻意地逢迎討好皇帝,但他是個幹實事的人,不管背地裡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明面上,無論是處理大事小事,還是個人品德,都頗有一國君主的大氣風範。十七歲那年,李恪孤身一人深入敵營談判,兵不刃血化解兩國交鋒,當時於千軍萬馬的敵營中閒庭信步,一箭令敵軍譁然敬服,那等風姿氣魄,令人敵軍和大唐臣民為之傾倒。而李泰,文采斐然,讀書萬卷,無論是經史、文章均十分精通,擅長鑑賞詩畫,溫文儒雅,從小便十分孝順,寵冠諸王。相比之下,李承乾就黯淡了許多,他的輝煌都在十八歲以前,李世民多次御駕親征,他代理國事處置十分得體,小小年紀掌控大局不在話下,可能是由於他天性頑皮,對師長陽奉陰違,越發的沒了體統,直到現在,聲色犬馬,倦怠政事,除了李世民之外,最失望的莫過於長孫無忌了。&ldo;殿下畢竟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儲君,在聖上做決定之前,殿下勵精圖治,聖上必然不會決絕。&rdo;劉品讓縱然早就深入地瞭解過太子的性子,但因剛剛調職,不便多勸,只說了一句,便立刻轉移話題道:&ldo;其實臣下不曾替殿下引薦蘇藥師也是有原因的。&rdo;&ldo;哦?&rdo;李承乾心裡正在介懷此事,聽聞劉品讓主動提出來,微一挑眉,&ldo;且說。&rdo;劉品讓身子向前探了探,壓低聲音道:&ldo;蘇藥師的母親乃是胡姬,並且蘇藥師本人十分神秘,臣下曾聽傳言,說他曾經是一名刺客,此事無法證實,倘若胡亂沾惹上,恐怕於殿下不利,還是獻梁夫人更穩妥些,即便醫術不如傳聞那樣神,聖上也明白殿下愛護晉陽公主之心。&rdo;李承乾眼睛微亮,旋即閃過一抹凌厲,薄唇抿起。倘若揪出蘇伏的真正身份,即便扳不倒李泰,也必然會給他一個狠狠的打擊,李承乾盯著地上格窗的投影,唇角一挑。長安的夏日分外炎熱,路上行人寥寥,午後炙熱的陽光讓人如入蒸籠,只有待在放了冰塊的房間裡才稍稍能緩解暑氣。冉顏身上著了牙白白疊布襦裙,外面罩著一件薄如蟬翼的素色紗衣。古人的製造工藝的確令人驚歎,這紗薄到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面板上的紋理,只是冉顏很不明白,既然什麼都能看見,又何必非要多此一舉地穿上呢?冉顏躺在席子上挺屍,覺得&ldo;心靜自然涼&rdo;這句話說得實在沒錯,心臟越靜越涼,不跳最涼。真熱得人想死的心都有了。接下來幾日,長安的天氣像是不熱死幾個不罷休一般,溫度節節攀升,中暑的人一打一打,當真給醫館添了不少生意。冉顏這個常年待在空調室中的人,不出意外地中暑了,幸而她自己就是醫生,用各種方法緩解,還沒有到昏迷的程度,只是渾身乏力,腦袋都要漲開來似的。蕭頌寸步不離地照顧了六天。終於一場暴雨澆熄熱浪。當那暴雨剛剛滴下來時,都有一種滴上燒熱鐵板的感覺,刺啦啦地冒起白煙,全長安籠罩在一股溫熱的水霧雨幕中。大雨下了一整天,到傍晚的時候,溫度才將將降下來,人人都鬆了口氣。只有蕭頌眉頭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