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顏正裹著皮裘吃豬肝粥,蕭頌正與她商量初夏把三個小傢伙丟給母親帶,夫妻二人一起去關山的事情,晚綠進來稟報道:&ldo;郎君,夫人,有客來訪,是周氏母子。&rdo;&ldo;周氏母子?&rdo;冉顏一時並未想起來是誰。晚綠提醒道:&ldo;夫人在蘇州莊子上救的週三郎。&rdo;&ldo;啊。&rdo;冉顏想到,當時有人打聽她救人之事,便聽說這對母子離開蘇州了,沒想到竟然到長安了!剛剛過去一個沉悶的冬天,忽有故人來訪,冉顏心中高興,便讓晚綠領他們到偏廳去。冉顏會見故人,蕭頌便去了書房整理卷宗。外面竟是又飄起了小雪。冉顏在侍婢的攙扶下緩步往偏廳走去。廳不大,因此火爐燒得很暖,冉顏脫下皮裘,在主座上跪坐下來,看著案上一隻小小的四方燈,不禁微微一笑,想起在蘇州的時候,曾經便是點著這樣一盞等,坐在廊下看書,那時還把周氏母子的身契丟進燈裡燃了。後來情勢所迫,她不得不放棄把周氏母子帶在身邊,這一舉動卻沒對自己起到什麼幫助什麼作用,現在看來,卻是賺了份人情。冉顏令人取來火摺子,將四方燈點燃。就好像,這幾年之間什麼也沒有變,她身前這盞四方燈,身下的圓腰胡c黃,手邊的書卷。看著門口兩個熟悉的身影走進來,冉顏仔細打量一遍,發現周氏母子衣著光鮮,十分體面,顯然生活過得不錯,而他們的舉止依舊得體,似乎本身應是這樣的人。&ldo;獻梁夫人。&rdo;母子二人躬身行禮。&ldo;不需多禮,快坐吧。晚綠,上茶。&rdo;冉顏莫名地很高興,其實算起來,她與周氏母子也算不得很有情分。周氏關切道:&ldo;聽說夫人受傷了,前些日子妾一直焦心,卻又怕擾了夫人休息,這幾日琢磨夫人應該早已經痊癒,才來探望,還請夫人莫怪妾來得太遲。&rdo;&ldo;周夫人不必如此客氣,你能有這份心,我就很高興了。&rdo;冉顏笑著看向週三郎,他已長成少年郎,生得很好,擁有一雙眼睛沉靜。少年微微施禮,也似有若無地在打量她。周夫人與冉顏說了許多別來之事,熱絡得竟如許多年未見的親人一般。冉顏覺得,怕是因為他們是自己到大唐先遇見的人,此時才會生出這樣的感覺。&ldo;有件事情,妾一直覺得很不安。&rdo;周氏道。尤其如今彼此都處在京城,而且冉顏如今身份又高,有事情必須要坦誠。冉顏微微笑道:&ldo;但說無妨。&rdo;周氏深深行了一禮,&ldo;其實妾並非未亡人,周是妾的姓,因著些許家事,攜子逃到江南道,令他跟著我姓,隱姓埋名以渡難關,近來風波已過又回來長安。妾實在是有難言之隱,才欺騙夫人。&rdo;冉顏沒有絲毫驚訝,她從一開始便看出這對母子不是尋常人家,於是笑著問道:&ldo;周夫人夫家是……&rdo;周氏見冉顏並未不悅,越發歉然,&ldo;妾的夫家姓狄,我阿翁曾任尚書左丞,已經過世,夫君現任大理寺推丞,卻並不是大官。&rdo;冉顏微怔,喃喃道:&ldo;狄……仁杰。&rdo;這滿大唐,除了狄仁傑的祖父狄孝緒任過尚書左丞相,再沒有別的狄姓丞相了。原來,未來那個千古名相,斷獄高手,已經早早地便出現在她的視線中了,只是命運與她開了一個深藏不露的玩笑。冉顏望著少年驚訝的表情,面上泛起一抹宛若清水映桃花的淺淡笑意。那個大周女皇時代的人,開始不斷以最青澀的姿態出現,冉顏知道自己將能夠看著他們一步步地蛻變,最終撐起一個更加繁華的盛世大唐。她很好奇,自己與他們並肩前進的時候,能有怎樣的作為,會在大唐歷史上留下怎樣的痕跡。這一切,是一個句點,亦是另外一個開始。正文完番外卷番外一蘇伏篇(1)參星在西,商星在東,永不相見。‐‐引貞觀十九年。長安十月,正是士子云集的月份,科舉剛剛結束,士子們結伴而遊。城南的慈恩寺附近有大片楓樹林和杏林,這個季節,放眼望去漫山盡是火紅明黃,此等美景,令人心胸開闊,於是這附近便成為近段時日士子們最愛停留之處。&ldo;博士才華高博,若是參加科舉,定能一舉奪魁,博士再賦一詩吧!&rdo;一群年紀參差不齊的人舉盞紛紛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