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塊石頭只在色澤和形狀上有細微的差別,在場似乎也沒有多少懂行之人,有幾個錦衣華服的公子似乎躍躍欲試。約莫過了五息,其中一個青衣華服的年輕男子用摺扇指著最右邊的石頭,&ldo;我出兩貫,就要那個。&rdo;有人看見他那麼篤定的模樣,立刻跟著叫價,&ldo;我出兩貫五十錢!&rdo;那位攤主笑盈盈地看向人群,&ldo;這位郎君出價兩貫五十錢,還有人更高嗎?&rdo;&ldo;我出四貫。&rdo;第一次叫價的青衣郎君再次狠狠加價。方才那些躍躍欲試的郎君一見他加價如此之多,不禁也都開始紛紛叫價。最終這塊石頭以二十貫被那位青衣郎君得了去。攤主立刻走了過來,拱手道:&ldo;這位郎君貴姓?&rdo;&ldo;免貴姓楊。&rdo;青衣郎君還禮回道。只有七八品的官職才能服青衣,眾人一見他的服飾,便心中瞭然。&ldo;先恭喜楊郎君購得這塊毛石……&rdo;攤主面上堆著和善的笑容,話說了一半,卻被楊郎君抬手止住,&ldo;先別急著恭喜,我花這二十貫值不值還不知道呢!&rdo;&ldo;楊郎君的意思是……切開?&rdo;攤主問道。&ldo;切開吧。&rdo;楊郎君道。攤主轉過身,讓兩名切石的師傅拿上工具,就在木臺的旁邊切石頭。切含玉的毛石可不能隨隨便便一刀下去,或者隨便砸開就好,所以切得並不快,周圍圍攏的人根本沒有心思再猜,紛紛伸長脖子觀看。攤主見一時半會不能繼續,便笑道:&ldo;看來大家對楊郎君購得的毛石都很感興趣,那就先暫停片刻,容大夥看個盡興。&rdo;因多數人看得專注,叫好聲稀稀拉拉。約莫過了半刻,石頭已經被打磨得只剩下拳頭大小,在切開的殘石中偶而也能看見翠色,也有發現一兩塊拇指指甲大小的翠玉。切石的師傅說,這兩粒玉的個頭不大,成色卻很不錯,至少值五六貫。周圍之人紛紛恭喜楊郎君。攤主看見氣氛又活起來,便繼續開始猜石。眾人發覺只要把握好一個度,許是有利可圖,遂這一次的競猜比上次要熱鬧許多,一些家境不錯的良民也都紛紛開始出價,反正猜又不要付錢。但價錢一旦高過五貫,猜價的人便越來越少。很快第二塊毛石也被人以六貫的價格購得,緊接著第二塊第三塊……冉韻躍躍欲試,扯住冉雲生的手臂,&ldo;十哥,不如咱們也買一塊吧!&rdo;冉顏抬眼看了臺上一眼,恰好瞥見攤主看過來的眼神。&ldo;好,你看好哪一塊便買吧。&rdo;冉雲生了解自己這個妹妹,她絕對不會花大價錢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這時,第一組的毛石已經售完,約莫賣了七十貫錢。臺上緊接著上了第二組。&ldo;諸位……&rdo;攤主登上臺,剛剛準備說話,突然被那邊正在切石師傅的驚叫聲打斷。&ldo;恭喜楊郎君!恭喜恭喜!&rdo;那位切石師傅捧著一隻鴿子蛋大小的翠玉交給楊郎君,嘆道:&ldo;這麼大,成色又如此之好的翠玉,楊郎君這二十貫花的可不冤枉啊!您便是拿著這塊未經雕琢的毛玉去首飾店賣,約莫也能賣個四十貫再加上這兩塊小一些的,真真的賺大了。&rdo;楊郎君這時臉上才浮上喜色,拱手向周圍道謝的人回禮。&ldo;楊郎君運氣真是不錯!&rdo;攤主讚了一句,而後宣佈第二輪開始。冉韻也參與其中,與人競價自己看中的石頭。開始與她競價的是那位楊郎君,也許大家覺得他是行家,所以便跟風競價,一眨眼,一塊不起眼的石頭身價已經猛增到二十貫。不知冉韻是怎麼想的,與那人較上勁了,竟然還想往上加價,冉顏悄悄拉住她,垂頭道:&ldo;再加可就要虧錢了。&rdo;一聽說虧錢,冉韻頓時斂住心思,瞪了那青衣楊郎君一眼,恨恨作罷。第二組的毛石,也很快便售完,冉韻以六貫的價格買下了第二組的最後一塊毛石。人群中氣氛高漲,很多人已經沒有多少理智而言。賭博會令人瘋狂也不奇怪。猜石,其實也就是賭石,是一種賭博性質的東西,即便是行家也只能猜測某塊石頭裡會有璞玉,至於大小、質地,則很難把握,所以對於行家來說,這樣的活動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