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3頁

而趙鑊也不過是做個姿態而已,根本沒有打算能夠輕鬆控制二門,&ldo;攔我去路,拒不換班,爾等居心何在?!&rdo;他厲喝一聲,&ldo;我有父皇遺詔,誰敢攔我!&rdo;話音一落,長劍出鞘,那侍衛尚未來得及反應便已血濺三尺。這一舉如同訊號,雙方兵刃相見,廝殺成一團。一人急奔回去報信。乘龍殿中素練垂垂,太子一身孝服站在殿中,雙目通紅,許多文武大臣拜祭之後紛紛勸慰其節哀。&ldo;報‐‐&rdo;侍衛奔至殿外,拱手道,&ldo;殿下,二皇子帶人殺進來了,已經到了寶華門外。&rdo;殿中倏然一靜。&ldo;哼,他真敢!&rdo;太子冷笑一聲,旋即揚聲道,&ldo;都點檢,召集天武迎戰!&rdo;天武乃是禁軍番號,分為南營和北營,二皇子所率領的北營大軍便隸屬於天武軍下。&ldo;是!&rdo;都點檢領命,出去下令迎戰。一直跪在棺前的老太監緩緩站起身來,眉發雪白,&ldo;殿下。&rdo;太子回身,面色柔和了一些。&ldo;這是控鶴令,聖上已去,應當由新君保管。&rdo;老太監從袖中取出一個錦囊交到太子手裡。華宰輔餘光掠過大司馬,兩人飛快的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均未有任何動作。&ldo;聖上可有遺詔?&rdo;有人問道。太子冷冷掃了那人一眼。老太監道,&ldo;聖上大行,自是太子即位,難道有人異議?&rdo;眾人都知道這個老太監的身份,他是從小伺候上一代皇帝的伴當馮時,又緊接著侍奉了這一代皇帝,在這宮裡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問話之人霎時一身冷汗,&ldo;臣下並非有異議,請殿下明鑑。&rdo;&ldo;孤知道你沒有異議。&rdo;太子的目光緩緩掃過殿中大臣,&ldo;真正有異議的人,可不會像你一樣忙著送死。&rdo;素縞翻飛,殿中鴉雀無聲。馮時打破寂靜,&ldo;殿下拿著控鶴令,只要一聲令下,控鶴軍既會領命。&rdo;太子時常能夠接觸朝廷機密,所以對控鶴軍的瞭解比二皇子多的多,他知道控鶴軍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所以並未把太多的希望寄予這股不安定的力量,但它是身份的象徵,大宋開國以來只有皇帝可掌控鶴,所以此時握著這一枚小小的令牌,太子仍舊忍不住內心的激動,面上露出一絲笑容。安久和楚定江斂住一身氣息,藏身在偏殿。安久透過門fèng看見站在人群中央的太子,那一身的高貴雍容,全然看不出私底下多麼胡混,甚至舉手投足之間的沉穩令人能夠生出一種莫名的信任感。安久暗自思忖,撇開才華不論,這一個個當皇帝的派頭倒是挺足的!然而,她的注意力並沒有在太子身上停留太久,很快便被旁邊那名白髮如雪的老太監吸引。那老太監目光幽深,精光內斂,看上去已經有古稀之齡,但是行動間絲毫不見風燭殘年的老態。安久知道,那就是深藏於內宮的化境高手了……未免打糙驚蛇,安久不便用精神力查探,從表面上只能觀察到這麼多,於是她的目光很快移開。在殿中看了一圈,終於在角落裡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智長老比馮時要年輕至少十歲,但是身材幹瘦如枯枝一般,反倒比馮時顯得更老。(未完待續……)假條最近有些事情處理,明天開始更新,很抱歉。(未完待續……) 大戰在即隨著天武軍南營的到來,喊殺聲沖天而起,一場暗中搏殺被掀到明面上,太子與二皇子終於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太子望著外面熹微的光線,目光沉冷。身為太子,他比二皇子擁有更多的優勢,整個東宮官員上上下下數百人,還有護衛近千人,私下裡更是拉攏了許多文官武將,只是二皇子身上流淌著將門的血液,一身武夫習氣顯然更對那些武將的胃口,這是他極為忌憚的地方。然而他更在意的是,父皇曾經給過二皇子一道密旨。那道密旨究竟是什麼內容?難道真是廢長立幼?否則老二怎敢大膽直接率兵逼宮?可是據幾位大臣所言並非如此啊!皇帝死的很突然,當時只有姑射宮的那位近身伺候,就連太子都沒有來得及見到最後一面。據姑射宮那位的傳話,皇帝臨死之前只交代說有前些天留了遺詔,可是太子翻遍宮中也沒有找到,就連當時寫遺址的侍召都一併失蹤了!當時在龍榻前聽詔的大臣都說聖上當時說的是:太子即位,諸卿當盡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