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陳奇又翹班了。
從門框衚衕出發,順著中軸線一路往北,過故宮、北海、什剎海,一直跑到了hd區。又是電閃雷鳴,路人看他蹬二八大槓的樣子都心疼,誰家腳踏車捨得這麼騎?
陳奇冷哼!別人捨不得的車子,我站起來蹬!
我不僅站起來,我還會掏襠!
何謂掏襠?小孩子騎腳踏車,人小腿短,掏~~~著騎。
路程不近,全程12公里左右,到了北三環薊門橋,北電和北影廠都在這塊。這片也是高校匯聚之地,北郵、北師範、北航都在附近,再過去就是知春路了,誒,姚司令戰鬥過的地方!
這是北影廠的第三個廠址,也是最熟悉的一個,建築都是蘇聯風格,門口立著廠標塑像——三個工農兵。
再過20年,會有個叫王寶強的傢伙在這裡蹲點……
他停好車子,走到門口的傳達室,敲敲窗戶,喚道:“大爺您好!”
“你找誰?”老頭問。
“我來投稿的,我家在南城,合計自己送過來能快點,就別麻煩郵遞員同志了。”
“……”
老頭接過牛皮紙袋瞅了瞅,沒什麼表情,這種事很常見,他剛想隨手放下,誰知那小子又遞過半盒香菸,嬉皮笑臉道:“大爺您抽菸,麻煩您了啊!”
“嗯,放著吧!”
這煙叫大前門,3毛2一盒,是他老爹陳建軍的私藏,被他給偷了來。
大前門算中檔煙了,這時候中華煙分大小,大中華7毛2一盒,小中華6毛2一盒,一般用於特供。天津還有個牌子叫恒大,沒錯,恒大,也是3毛2一盒。
老頭挺實惠,拿煙辦事。
抬手拽過一個小黑板,當頭刷刷寫了一行字:文學部《電影創作》有投稿!
“謝謝您嘞!”
陳奇蹬上車子閃人,又一溜煙跑到了《中國青年報》報社,把那篇“人生的路啊”投了過去。他沒給《人民x報》,《人民x報》不一定登這種文章,青年報卻一定登,因為對口。
《中國青年報》現在發行量200萬份,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總之,他一上午都在送稿子,快中午的時候才完事,他順著中軸線慢慢往回騎,在教員紀念堂前面停了下來。
1977年9月9日,紀念堂落成並對外開放。
他上輩子是1998年第一次來京城,記得這麼清楚,因為正趕上世界盃。當時跟著家人來玩,來過紀念堂,他知道里面的佈局:
前廳是教員的坐像,後廳是水晶棺。
這裡好像每時每刻都排著長隊,不少人是外地出差的第一次來到紀念堂,神情悲慟,還穿著黑衣——畢竟他才走了3年。
“……”
陳奇在外面望了一會,沒有進去。
隨後才回了茶攤,嬉皮笑臉的跟大家抱歉,說肚子疼云云,大家也沒當回事,昨天他已經一戰成名。
王大媽那邊還沒訊息,不知是真溝通還是假溝通,還是正在研究呢,反正他稿子投出去了。
…………
中青報。
該報1951年創刊,一度停辦,1978年復刊,是共青團中央的機關報,以青年為主要讀者,教員給題的報名,很具影響力。
最近全報上下喜氣洋洋。
因為他們有眼光有魄力的找到了一部人道洪流時的“禁書”,叫《第二次握手》,將其縮編成6萬字,每天以四分之一版面的篇幅連載。
一時間洛陽紙貴,各單位的人每天翹首盼望,售報點排起了長龍,瘋狂的讀者甚至擠破了上海一家郵局的玻璃。
這部小說寫了領袖、知識分子、愛情、海外關係,在那個年代是大忌,作者一度被宣判死刑,還好他命大,在執行之前,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了。
後來這部小說印成書發行,賣了400多萬冊,這個紀錄保持了很多年。
“小李,你拿的什麼?”
“讀者來信啊!”
“又是一麻袋?”
“何止啊!”
編輯部裡,年輕編輯把滿滿一麻袋信件放地上,抹身出去,又扛進來兩麻袋,氣喘吁吁道:“我可不幹了,我是編輯,不是力巴!”
“說明我們的讀者熱情嘛!”
“就是,連報紙發行量都漲了不少。”
提起這個,大家都深感驕傲,全國第一的發行量,誰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