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里的路程,卻足足走了小半日時間。
直到將近酉時,終於見到漫天飛舞的雪白以及陣陣哀樂之聲。
鑾駕上的趙構身形一晃,神情顯而易見的悲痛起來。
“陛下!”王權同樣神色悲慼的扶著他,與此同時,皇后也被扶著走出鳳輦。
趙構踉蹌著下了鑾駕,一步步朝著前方走去。
待到靈駕接近,趙構當即伏地失聲痛哭,“母后,兒臣不孝!”
他身後的皇后以及隨之而來的內侍、侍女同樣盡皆伏地痛哭。
“陛下,臣奉旨迎太后靈駕歸來。”王次翁雙手捧著牌位,其上書‘顯仁皇后韋氏’。
在趙構即位的時候,為了彰顯孝心,他就已經晉封了韋氏的位份,為宣和皇后,而‘顯仁’則是前不久朝廷商定下來的給韋氏的諡號。
此時此刻,王次翁臉上的悲痛比之趙構更甚三分,而且是真情流露。
真就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
好好的一件大功勞,走了半路,結果從接人變成了接魂,這種事兒,皇帝一輩子也忘不了啊!一想起自己老孃就會想起是自己接回來的……這是老天無眼啊,自己簡直比之前岳飛的莫須有還要冤,難道這便是報應?只希望秦相幫襯一二,陛下留幾分情面吧……
作為韋氏殯天最為悲傷的人,王次翁涕淚橫流。
趙構膝行向前,將牌位從他手中搶過來抱在懷中大哭,而後踉蹌起身直接撲倒前方的靈駕之上。
“母后,你怎麼不給兒臣盡孝的機會。”趙構哭著,心中卻是想起了當年自己的父親以及亞父死的時候。
關張兩位叔叔先後離世,而父親為二叔報仇,同樣也死了。
雖說夷陵之戰,父親葬送了蜀漢大量元氣,可他並不怪責,這是他父親的堅持,是結義三兄弟的情分,父親之仁,天下誰人不知?天下英雄哪一個不敬服一二?便是梟雄曹操、江東孫權,與父親做了半輩子的敵人,可對於這一點也極為認同。
而他劉禪,同樣為有這樣的父親而驕傲。
六年後,那個曾經帶著他於長坂坡七進七出,威震曹軍的子龍叔叔病故!
又五年,噩耗從五丈原傳來,他的亞父也走了。
他長大了,可是他最親近的人老了……一個個離去。
他悲痛欲絕,沒有人知道,他劉禪心中撕心裂肺的痛。他並不想做一個皇帝,更不想做一個好皇帝,他最懷念的便是有諸位叔叔保護、有父親庇佑、有亞父倚仗的日子,他知道自己不如父親他們,也知道自己撐不住蜀漢的江山,他疲憊而又艱難……
所以,最後他選擇投降原因並不複雜,他堅持不住了,或者說,他不想繼續堅持下去了……僅此而已。
“父皇,兒臣會做一個好皇帝,兒臣會北伐成功,復江山一統以祭奠父皇在天之靈!”
靈前,趙構悲痛大呼!
滿朝文武見此,無不動容!咱們的陛下,變了!
好半晌,趙構方才被攙扶站起來,沒有繼續乘坐鑾駕,而是選擇了扶棺前行。
返回宮中,在趙構的堅持下,將太后的棺槨放置在大慶殿中。並且,趙構宣佈罷朝至三月期滿,他要為太后陪靈伴駕。
實際上一般皇帝不會罷朝如此之久,按禮制是三月,可一般以日代月,罷朝著孝三日即可。
一眾文武苦勸,可見趙構著實悲痛,而且算一算也不過還剩下二十餘日,也只能聽之任之。
而且,現在朝中並無大事,還有秦檜這個冤大頭頂著,二十日不上朝也不算什麼,反正之前也不是沒這樣幹過。
安置好了靈駕,朝廷再度下旨,太后殯天,行國喪,而後鐘鳴二十七響。
說白了,這就是補程式。畢竟,雖然之前就知道此事了,可靈駕都沒有回來,總不能在皇宮中擺幾個月的靈堂吧?也不像話啊。
除了這些,臨安城內一應文武官員,同樣需要著孝二十七日,並且需要齋戒。
在這段時間內,不得飲酒作樂、不得婚娶。臨安城的百姓也同樣如此,不過是一百日之內不得有飲酒作樂的活動。
還有七七四十九日內不得屠宰、各寺廟、道觀雞鳴鐘三萬次等等。
也就是夠這資格的人不多,否則就真的不用做別的事情了。
當然,有些東西也是民不舉官不究,你說你非得在家裡一個人喝兩盅不讓人知道,也無妨。可是,這種事兒一旦被人知道,就是大不敬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