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麼看的話,死了的泉男生確實是要比活著有用多了。
知道了李寬的打算之後,李世民此時也不在糾結為什麼泉男生會死了。
“所以說,同樣死了的吐蕃也是如此應對?”
李寬搖了搖頭,開口道:“吐蕃無需我大唐來專門對付,起碼眼下看來吐谷渾和突厥各部就足夠應對了。”
見李寬對這件事情早有安排,李世民也很是欣慰的點了點頭,看向李寬的眼神中滿是滿意之色。
“西邊有人盯著,朕也好放手對付高句麗了。”
“今日早朝你就現在宮中待著吧,待上朝的時候隨朕一起去。”
“畢竟長安城內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朕總要有個交代才行。”
聽到這話的李寬並不覺得意外。
不管怎麼說,長安城也是大唐的國都。
這次爆炸發生在東市這種達官貴人聚集之地,又靠近皇宮,發生爆炸總要有個交代。
見李寬神色間似乎在思考這件事情,李世民還以為李寬在擔憂自己責罰他,當即出言安慰道:“放心,朕做事自由分寸,懲戒是免不了了,朕會給你個交代的。”
原本以為自己都這樣說了,李寬總會理解自己的苦心,心情會好不少的
李世民,卻在說完之後,看到李寬忙不迭的朝著自己擺了擺手。
“父皇,兒臣不是擔心懲戒,而是覺得您這次懲戒的時候,能不能下手重點?”
“最好是把兒臣的王珠摘乾淨。”
話音落下,大殿內一片寂靜,李世民臉上滿是驚訝的看著李寬,宛若看著怪物一樣。
這世上怎麼會有人提出來這種要求!?
“你這是…覺得朕給你的王珠少了?”
下意識的,李世民開口詢問了一句,他總覺得自己這兒子現在好像有個大病一樣。
這世上哪裡有會嫌棄自己王珠少的皇子?
而李寬聽到這話之後,卻是忙不迭搖了搖頭,開口道:“兒臣沒有這個想法,只是真心覺得自己的王珠有些過分了。”
說著,李寬頓了頓,稍稍組織了一下語言,看著李世民誠懇道:“兒臣自從回宮之後,僥倖做了幾件大事,但也僅僅是出了個主意罷了,真正執行之人另有他人,這獎賞說起來也是受之有愧。”
“尤其是這一次廓州歸來之後,兒臣的王珠簡直到了過分的地步,甚至於朝中都有了兒臣隱隱壓過太子一頭的說法。”
說到這裡,李寬看了一眼李世民,發現那李世民的眼中果
然有一閃而過的變化。
顯然,這種情況李世民不是不知道!
心中喟嘆一聲,李寬也是滿心無奈。
完了,自己老爹的老毛病又犯了!
若是沒有自己的出現,他這種毛病會轉嫁在李泰的身上。
最終導致李泰和李承乾這兩位親兄弟反目成仇,讓李承乾心理扭曲逐漸走上造反的道路。
說實話,這一世自己和李承乾並無仇怨,甚至於可以說李承乾這個當哥哥的有時候還幫自己忙。
他李寬又是個懶散性子。
窺伺皇位這種事情他是一點想法都沒有!
“父皇,兒臣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大哥是太子,這些年做事也是盡心盡力,比兒臣可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您沒必要這邊不斷給兒臣賞賜,這樣只會讓大哥壓力太大,最終毀了他。”
李寬此刻算的上是點到為止,說完之後,目光便一直盯著李世民。
許久之後,只見李世民才輕嘆一口氣,緩緩道:“便是你也是這樣認為的?”
“不是兒臣這樣認為,而是其他人會這樣認為,他們不需要你來解釋,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到時候就什麼都晚了。”
“兒臣懶散,這是父皇知道的事情,對於那些
勞心勞累的事情,兒臣向來是能有多遠就躲多遠,但兒臣並不怕事兒,有事兒只要兒臣能夠幫上忙的,也會盡心盡力的去做。”
“這人無論是父皇,還是日後的大哥,兒臣都會一如既往的做事。”
“因此,兒臣才希望父皇藉著這次機會,懲戒兒臣的時候下手重一點,也好讓朝堂上一些動了歪心思的人收斂收斂。”
知道了李寬心中的想法,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之後,才緩緩說道:“你這樣做就不擔心崔家那裡?”
聞言,李寬展顏一笑。
“兒臣要娶的人沒有人能夠擋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