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半天戲,結果現在輪到自己了,這讓祿東贊多少有些難受。
只是李世民當著眾人的面問出來,自己怎麼能夠不回答?
但是這話又不能亂說,一旦落了人口實,日後再想做點什麼就難了。
而此時的李世民哪裡會給祿東贊機會?
見祿東贊遲遲不肯說話,李世民便開口說道:“怎麼?吐蕃有些其他想法?”
一聽這話,祿東贊急忙搖了搖頭。
“外臣並無這個想法!”
“只是……”
“只是什麼?”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祿東贊看了一眼蘇毗曲珍,遲疑道:“我等兩國交戰許是有些誤會在其中,我吐蕃姓王登位,正是朝局不穩的時候,蘇毗國悍然興兵,我吐蕃也只是應對而已。”
祿東贊這邊話音剛落,卻見一旁原本一言不發的蘇毗曲珍突然開口說道:“當真是顛倒黑白!”
“祿東贊,你為何不敢同大唐皇帝陛下說明其中原由?”
“是不是你吐蕃新王絞殺我等,這才導致我等對你群起而攻之!”
“你只說我等先攻擊你,為何不說你吐蕃是如何侵佔我蘇毗國故土的?”
面對蘇毗曲珍的質問,祿東贊也是沉默不語。
這事兒就不能搭腔,一搭腔就會出問題,畢竟對於祿東贊來說只要說出一個動手的理由就行了。
人群中,李寬也是一言不發,任由蘇毗曲珍和祿東贊在那裡爭論。
吐蕃為什麼會內亂他不想知道,他只想讓其維持現狀,現在坐下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可不利於大唐。
而此時的李世民,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眼見蘇毗曲珍又要說話辯駁,便抬手示意蘇毗曲珍安靜一下。
“無論是什麼理由開戰,此事便到此為止最好,我大唐願意做箇中間人,讓兩家重修於好,如何?”
李世民話音剛落,人群中的李寬卻是嘴角微揚,心中忍不住笑了一下。
不愧是自己老爹,老奸巨猾的很。
到此為止?
蘇毗國如今大量國土被吐蕃佔領,若是答應了這個要求,蘇毗國不服氣,吐蕃更是會覺得可惜。
一個是差點滅國,流失國土大半,一個是差點就吞併了蘇毗國,無論是誰都不會滿意。
但現在,李世民就是再拿大唐壓制兩國。
見祿東贊眉頭微皺,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裡,李世民輕咳一聲,接著說道:“若是答應停戰,就此作罷,朕會專門同突厥商議撤兵一事。”
聽到突厥會撤兵,祿東贊不由得咬了咬牙。
雖然說知道這是大唐以突厥在壓自己,但祿東贊還不得不吃這一套,因為他這次出使大唐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突厥撤兵。
若是不答應,不要說打蘇毗國了,他吐蕃都得遷都了!
猶豫了一下之後,只見那祿東贊終於沒有忍住,朝著李世民躬身道:“我吐蕃願意和談!”
見狀,即便是心中怒火中燒,滿是不甘的蘇毗曲珍,此時也只剩下無奈。
她知道,這件事情現在已經由不得她了。
如果他不答應,那突厥依舊有可能撤退,而吐蕃卻不會停止對蘇毗國的侵襲。
無論如何,只要吐蕃答應了和談,那主動權就不在她蘇毗國這裡了。
想到這裡,蘇毗曲珍心中滿是無奈的朝著李世民躬身行禮道:“外臣也同意和談。”
朝堂之上,最大的三個國家問題被處理,無論是李世民還是群臣,亦或是他國外使,全都鬆了一口氣。
這一次覲見,可謂是波瀾起伏,風波不定。
高句麗,吐蕃以及蘇毗國,這三個國家可以說是矛盾不斷,如今好不容易解決了,自然是讓人心中鬆了一口氣。
一時間,大殿當中的
氣氛都變得和諧了不少。
李世民心情大悅,目光掃過群臣,朗聲道:“今日各國使臣齊聚,朕於宮中擺下宮宴,今晚咱們不醉不休!”
“謝陛下!”
隨著百官躬身謝恩,其他外國使臣此時也是紛紛躬身行禮。
而後,便是百官和外臣前往宮宴所在。
這一次的宮宴規模極大,畢竟是有外國使臣在場的時候。
而李寬所在的位置也比較特殊,就在太子之下。
平日了這地方是不設位置的,李寬向來喜歡在宮宴上獨自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