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關中開始大旱,蝗災四起之後。
便陸陸續續有不少難民開始前往長安城逃難。
到不是其他州縣府衙不肯收留災民,實在是能力有限,便是約束本地災民都極難做到。
加之災民們與其說是信任朝廷,倒不如說是信任當今陛下。
他們堅信長安城裡的皇帝李世民,會妥當安置好他們。
因此這官道上每日來往最多的除了運糧的車隊之外,剩下的便是這各地趕往長安城的災民了。
甘井莊靠近官道的一側。
一排粥棚已經搭建起來,李字大旗迎風飄揚,不少趕往長安城的災民停留在這裡,領上一碗粥開始歇腳。
分發粥食的莊戶娘子們不斷吆喝,而漢子們則是扛著一代代的米糧運到棚子下。
甘井莊的村正李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不斷的指揮村民行動。
雖然勞累,但卻並沒有什麼怨氣,反倒是心中隱隱有些驕傲。
因為他甘井莊今年算是長安周邊各處唯一一處受災最小,糧食還有盈餘的莊子。
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去年冬天開始就要求不斷的李寬。
冬日深耕,春日修渠引水,家家戶戶的雞鴨田間地頭從春日裡開始就不斷的吃蟲子。
讓他們甘井莊趕在蝗蟲襲來之前,就迅速將糧食全
都收了起來。
一番操作下來,甘井莊沒多少損失不說,還過了個不錯的年。
那雞鴨也有不少被李寬賞賜給了莊子上的各家去吃。
可以說,沒有李寬,就沒有他們甘井莊今年的大好景象。
莊子裡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不佩服李寬的。
因此李寬一聲令下之後,莊子裡剩下的人便開始參與到了賑.災當中來。
見災民逐漸安排妥當,李山這才邁步朝著不遠處的涼棚走去。
“少爺,都安置妥當了。”
聽到稟報,李寬看都不看的笑著說道:“山叔做事寬兒放心,坐下歇歇吧。”
一旁的魏徵躺在躺椅上也是笑著點了點頭,李山這才坐了下來。
而此時,李寬的聲音再次響起。
“山叔,一會兒等到災民都大半安置妥當之後,你便將咱們甘井莊收購蝗蟲,安置災民的條陳傳達下去。”
“切記,要做好災民安置區的消毒防疫,確認身體無恙之後,在安排工作。”
“另外,不可無故扣押災民的工錢。”
李山點了點頭,鄭重其事道:“少爺放心,一定安排妥當。”
說完,李山的臉上又浮現出來一抹為難之色,遲疑道:“少爺,有句話不知當不當問,這蝗蟲收起來,當真有人用?”
李山問出來這話,也是在擔心李寬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影響到其他地方。
畢竟少爺不錯,總不能因為收購個蝗蟲整的家道中落。
在外人眼裡,少爺這收蝗蟲的買賣,可是被不少人嘲諷人傻錢多的。
聞言,李寬笑了笑說道:“山叔儘管去做就行,錢不夠就來府上支取,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按照咱們先前定下的標準來做就好。”
見李寬堅持,李山也不好多勸,只能點了點頭站起身來去吩咐做事。
而李寬收購蝗蟲的訊息,也瞬間在災民當中傳播開來。
起初還有人不太相信,畢竟這關中之地到處都是蝗蟲,而這東西還是個禍害,有人收購這東西做什麼?
但是當看到有村民提著蝗蟲經過篩查之後,便順利拿到了銀錢,不少人這才發現,原來傳訊息的人並不是在說謊,而是真的有人在收購蝗蟲。
此事在災民當中掀起極大的波瀾,不少人都開始紛紛行動起來。
畢竟這時候有錢賺,也有糧食可以換,而蝗蟲卻是遍地都有,實在是天賜之物。
有這種好事兒,還不趁著有力氣賺上一筆?
畢竟有活路,誰願意當災民呢?
一時間,不少災民開始在甘井莊逗留下來。
加上李寬早有準備,不少人都被安
置在了所謂的災民安置區。
消毒,煮水,生活區和汙水區的簡單分離。
李寬這一系列操作,著實晃瞎了魏徵還有常何馬周的眼睛。
山坡上,看著那整齊排列的帳篷,即便是魏徵不知道李寬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此時也不得不說一句賞心悅目。
當官大半輩子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