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關中蝗災

一騎快馬打破了長安城的安定祥和。

長安城裡,大.大小小的官員被一道旨意驚動,紛紛朝著太極宮趕去。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焦急沉重之色。

入宮之後,甚至於不少官員發現,宮內的景象也極為緊張。

等到一眾官員趕到太極殿的時候,便發現這長安城裡正六品以上的官員已經全部到位。

甚至於還從人群中看到了關中各縣的縣令也在其中。

就在眾人心中擔心這次關中遇到的災害有多大的時候,隨著內侍太監王公公一聲高喊,李世民也終於走進了大殿當中。

只見那李世民身著龍袍坐於皇位之上,目光一一掃過朝堂上的眾臣,眼神中滿是複雜之色。

“臣等拜見陛下!”

隨著眾臣見禮完畢,李世民才讓眾人免禮平身,輕咳一聲之後,便看到那長孫無忌走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接到關中各縣奏報,自貞觀元年冬日起,各地就鮮少降雪,入春之後,更是滴雨未見。”

“各地旱災出現端倪,各級衙門已經做好準備賑.災,修建水渠水車,引河水灌溉農田,方緩解關中旱情,但恰逢此時,關中之地卻突發蝗災。”

“蝗蟲三日內席捲關中各縣,蝗蟲已經靠近藍田,各地莊稼還未

來得及收起來,便被蝗災侵襲,顆粒無收!”

一眾臣工還沒有消化完訊息,就聽到了長孫無忌丟擲如此大的訊息,一時間震動不已。

關中之地人口百萬之巨,如今聽長孫無忌的稟報,豈不是說他關中之地已經是顆粒無收了?

數百萬人遭到災情,還是在關中之地,這件事情已經不是單純的蝗災那麼簡單了!

朝堂之上。

隨著長孫無忌這一段話,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尤其是李世民,這時候更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早在冬天的時候李寬就提醒過自己。

那時候李世民以為只要自己調集足夠多的糧草,那麼就不會出事兒。

而他也確確實實是這麼做的,自冬日以來,他讓長孫無忌調集糧草共計一百萬石。

但是面對眼下的關中蝗災,李世民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李寬當時的警告。

此番蝗災,算是他登基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即便是突厥當年趁勢南下的時候,也不過如此了。

想到這裡,許久不說話的李世民,這才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可有辦法應對當下關中蝗災?”

而此時,李世民丟擲來的問題,如同石沉大海一樣,並無人應答。

倒是有些人在交頭接耳,

似乎在猶豫什麼。

此情此景李世民可以說是早有預料,此時臉上也沒有意外之色。

而是停頓了一下之後,接著說道:“關中先是大旱,後又興起蝗災,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災,我朝廷身為天下萬民之表率,應當穩定關中之地。”

“賑.災所用糧草朕已經連夜讓人開是準備,房玄齡何在?”

既然沒有人敢回答這個問題,那李世民就只能自己來了。

“臣在。”

“長安城內尚有多少糧草?”

“啟稟陛下,長安城內糧草共計四百萬石,足以支撐長安城半年之用。”

“若是算上關中之地的災民呢?”

聽到李世民這麼詢問,房玄齡頓了一下,隨後道:“足以供應一個月的時間。”

李世民微微頷首,隨後開口道:“如此,便也能夠撐到各地糧食進入關中之地。”

其實房玄齡早就知道戶部糧草調運一事。

聰慧如他,從李世民將他叫出來詢問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李世民的意圖。

讓他說出來這些糧草的數量和之後朝廷的應對,無非是為了穩定朝堂罷了。

真正讓房玄齡感覺到疑惑的是,這糧草如此早的調運,難不成陛下早就知道了今年的大災?

就在房玄齡心中

疑惑的時候,李世民的聲音再次響起。

“諸位愛卿,此番大災朝堂上下當勉勵同心,各地不可驅趕逃難的災民,若無力收容,便發放口糧著其來長安城避災安置。”

“臣等謹遵陛下諭旨!”

不得不說,雖然這災情來的突然,也讓包括李世民在內的人始料未及。

但此時李世民還是表現出來了一個合格皇上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