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如果說這些年誰對李寬最瞭解,怕是除了魏徵這個老師之外,就剩下房玄齡了。
至於原因,其實也簡單的很。
自貞觀二年開始,朝中六部,房玄齡歷任其四,是朝中和李寬接觸最多的一位大臣。
此時他站出來這麼說,自然是讓不少人都面露詫異之色。
就連李世民都不例外!
“玄齡,你的意思是,寬兒有其他的想法?”
房玄齡微微頷首,隨即躬身道:“臣以為,晉王殿下做事雖然有些時候出乎人的意料,但總得來說還是有分寸在的。”
“這一次這般大張旗鼓,必定是有什麼用意,臣以為此事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再者說,就算是有人打算對晉王不利,這麼多年了,機會如此之多,為何偏偏選擇這一次?”
房玄齡這最後一句話聽著有些不太對勁,但眾人聽了之後還是下意識的點頭附和了一下。
這話糙理不糙。
以晉王平日裡的表現,換個人怕不是死了八百回了。
李世民此時聽到這話,也是不由得苦笑一聲。
知子莫若父,他當然覺得房玄齡說的有道理,現如今只是有些奇怪罷了。
詢問之下,這房玄齡說的也有些道理。
自己確實是不
如靜觀其變,在這長安城內,還能有人搞事情不成?
倒不如老老實實的看著李寬表演,這一次如此大的動靜,到底有什麼目的。
“罷了,此事玄齡言之有理,朕看著就是了。”
“承乾!”
“兒臣在!”
聽到李世民突然喚了自己一聲,李承乾這才急忙上前應是,只是心中有些奇怪。
“這一次朕就不去迎接寬兒了,你代朕去上一趟。”
李承乾微微一愣,心中有些奇怪為何突然這樣,但李世民也不解釋,只是揮了揮手示意散朝之後,大臣們紛紛退去,李承乾才一頭霧水的離開了大殿。
剛一出去,便看到了長孫無忌在殿外等著自己。
“舅舅!”
長孫無忌看著李承乾微微一笑,拱手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見狀,這才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詢問出來。
“舅舅,這一次二弟海外揚我國威,拓土不止千里,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要去親自相迎二弟的才是,怎麼這一次父皇對這件事情如此冷漠,反倒是讓我去了?”
長孫無忌似乎早就料到了李承乾會有這麼一問,輕笑一聲開口道:“太子無需多慮,陛下如此做原因有二,待我給你細細說一下。”
李承乾點
了點頭,神色間滿是期待的看著長孫無忌。
“太子殿下,陛下此番不去,首要原因便是晉王此番出征倭國,本意上不是朝廷的意思,是晉王殿下擅起刀兵的結果。”
“縱然是順利完成此事,但若是換個人,這時候功過相抵這種話是說不出口的,該死還是要死的。”
“但就是因為晉王,所以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朝廷都沒有多說什麼,反倒是兵部全力配合,三省也儘量幫晉王完成此事。”
“倭國被拿下,本來是一件好事兒,但陛下若是親自出迎,那麼就表明晉王做的沒有錯,日後其他皇室之人,或是皇室之外的人效仿,那朝廷規矩何在?”
聽到這裡,李承乾這才恍然大悟過來,頷首道:“這些當時倒是沒有想到。”
長孫無忌見狀,接著笑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因為太子殿下您。”
“因為孤?”
李承乾愣住了,怎麼想都沒想到還有自己的原因。
但長孫無忌看了一眼李承乾,見其沒有意識到這些,便輕嘆一口氣失笑道:“說來也是老生常談了,這件事情無非是晉王功勞越來越大,你是否能夠壓得住的問題。”
聞言,李承乾不由得就是一
愣。
“此事……”
不等那李承乾將話說完,長孫無忌便開口說道:“臣知道殿下不會懷疑晉王,也知道晉王不會對殿下的位置起了興趣,但是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個絕對。”
“晉王殿下所想的東西,我們這些大臣們猜不透,也懶得猜,但是陛下卻不能不考量,畢竟陛下百年之後,大唐能否安定,全看殿下和晉王兩人。”
“這一次讓殿下相迎,目的便是讓世人知道,太子您是陛下欽點的繼承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