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頁

木愚就勝在刀工,切的菜絲細如髮絲,薄片也薄得跟紙片似的,從形式上看就已經值得讚美。 唐民益正在飯點上回了家,跟木愚和袁俊打著招呼走到餐桌前,一看就知道今天的菜不是兒子做的。 “喲,宏宏,一山還有一山高,他們倆做的菜真好看。” 唐青宏給爸爸把飯盛來,兩隻大眼睛幽怨地看著爸爸,“現在你就這麼說,等你開吃就更加嫌棄我了。” 要說菜的味道,那著實不差,可吃在唐民益嘴裡怎麼都沒有兒子做得合口。當然,為了禮貌,他還是盛讚這兩個孩子的手藝,等晚上陪著兒子送他們去了住處,回來的路上才跟兒子悄悄說:“爸爸覺得你做的菜最好吃。” 唐青宏立刻來勁了,跟小時候一樣興奮起來就往爸爸背上爬,唐民益看著路上行人驚異的眼光,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稍稍下蹲,背起兒子一路快跑。 接下來他的生活就充實多了,有木愚和袁俊陪他到處亂逛,他也跟木愚進行許多次交談,勸對方還要抽空回學校上幾年學,也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有需要可以出國唸書深造。反正又不是不回來了,現在木家的經濟情況也撐得起,如果木伯伯不同意,他讓自己的爸爸去勸。 木愚很能聽進去他的勸告,答應他回去就會跟父母商量,袁俊也在旁邊插嘴,“要是你爸不同意,讓唐爸爸找我爸爸幫忙勸你爸爸!” 唐青宏噗的一聲笑了出來,“你這是說繞口令呢?還不打梗的!” 在他們無憂無慮度過暑假的時候,爸爸的工作也很順利,兩個專案正式上馬後,鄒城那邊的專家隊應邀前來協助,鄒亦新的大兒子、被他叫了好幾年哥哥的鄒濤擔任隊長,這兩天已經跟s國的老專家和競州勘測隊一起鑽出了第一個油井。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臨湖乃至競州、龍城都為之震動,能開發出一個新油田,對於臨湖來說就是挖到了金雞。 爸爸和餘老經過商議,把兩個專案的專家組到一起開會研究,討論建橋和油田的路線規劃怎麼搭配協作,才能交出一個最合理和節省資源的結果。同時臨湖天然氣公司已經開始接受民眾自願參股,爸爸信守承諾,安排了一個臨時工作小組專門負責接待,不讓某些別有企圖的人染指甚至破壞,強調大家態度要好、解釋要具體到位,一定以自願為原則,無論資金多少都是百姓的血汗錢,不能用言語刺激或者不耐煩的態度趕人。這麼一來,工作小組忙得天昏地暗,幾乎全城大半居民為此沸騰起來,人們每天絡繹不絕地前去諮詢和報名。 爸爸的貼身助理小陳最近都忙得夠嗆,自從來了臨湖就瘦下五六斤。爸爸讓他去休息幾天,他卻笑著搖頭,“您都沒休息,我怎麼能休呢?我跟著您幹事學得快,心裡充實,也不怎麼覺得累。” 最忙的那個人還是爸爸,這個月回家吃飯的時間越來越晚,有時八九點才能回來,飯菜都得熱上幾道。唐青宏勸歸勸、說歸說,但也知道爸爸被公事拉扯著,並不是故意晚歸,只得說服自己這是特殊時期,然後多準備冷盤,等爸爸到家了再臨時炒個熱菜了事。 到八月下旬,之前被爸爸安排帶隊去汝城的那位原宣傳中心主任也回了,毛毯廠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經過這兩月的學習,吸取了不少同行經驗,一回來就對爸爸做了請示報告,要對臨湖毛毯廠進行大整改。首先是請求財務中心和銀行支援,讓他們引進先進的裝置和管理方式,還要重新設計商標、包裝,以求在同行業打響名號,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就連那位下臺主任,也趁著夜色走訪到唐家,聲淚俱下又充滿激情的描述他在汝城的見聞,反省自己從前鼠目寸光,看不到外面的變化已經日新月異。這次出去看了看如今的汝城,他簡直被那個城市的發達驚呆了。 他對爸爸自請參與臨湖本地企業的建設,還說經過兩個月的相處,跟毛毯廠的那群人感情非常好,他們這些天來同吃同住,在汝城一起受別人的白眼蔑視,都在心裡賭咒發誓一定要把臨湖毛毯廠做大做強,下次再去汝城就得揚眉吐氣的去。 爸爸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強調安排他去毛毯廠是要為大家把關。毛毯廠此次汝城之行讓大家開了眼界,集體陷入一種亢奮狂熱的創業激情中,這樣很好,卻難免有不理智的成分,需要一個能夠保持清醒的人來為企業掌舵降溫。 他在宣傳中心幹了這多年,能力絕對是有的,也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這次去毛毯廠坐鎮,務必頭腦靈活但隨時警醒,一旦發現有高歌猛進以至失控的趨勢,就要為那群急於開創輝煌的人潑上一盆冷水。 這是個得罪人的工作,如果他不想幹、不願意好好幹,那麼毛毯廠的改革現在就不合適。 聽爸爸說完之後,那位下臺主任猶豫了老半天,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