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很快過去,星期一的清晨,馬志遠把劉思洋送上去省城的班車,就精神抖擻地前往東嶺市巡查組報到,準備迎接新的工作挑戰。
馬志遠到達巡查組後,迅速與其他成員匯合,開始詳細瞭解杜嶺坡梅新煤礦礦難事故的相關情況。
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工作,巡查組攜帶必要的裝置和資料,驅車前往梅新煤礦。一路上,馬志遠的心情沉重而堅定,他深知此次任務的艱鉅性和重要性。
抵達煤礦後,現場的景象令人揪心。坍塌的礦井、破損的裝置以及礦工家屬們悲痛的神情,無不刺痛著巡查組每個人的心。馬志遠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他與專家們一起仔細勘察事故現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礦井的結構、通風系統、安全設施等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同時,與倖存的礦工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深入的交談,瞭解事故發生時的具體情況。
在初步的調查中,馬志遠發現煤礦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漏洞和疏忽。他將這些問題一一記錄下來,準備在後續的工作中進一步深挖根源,為制定整改措施和追究責任提供有力的依據。
隨著調查的深入,馬志遠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他的眼神始終堅定,決心一定要為這次礦難事故找出真相,給遇難者和他們的家屬一個交代。
杜嶺坡礦務局共管轄4個礦區,其中杜嶺坡礦區和黑溝礦區最大。杜嶺坡礦區的梅新煤礦規模也最大,在董天順還是礦務局局長時進行了一次改制,要實行承包,副礦長和廠裡的一名技術骨幹張保利都想承包,最後副礦長勝出,成了承包人。但因為不懂技術又排斥技術骨幹張保利,導致礦裡大小事故經常發生。承包的副礦長坐不住,兩年後,煤礦又進行了一次股份制改造,把煤礦作價賣給了那個技術骨幹張保利,當然張保利拿不出來那麼多錢,他就對煤礦施行了股份制,按佔股多少決定責任義務和收益,在這次股份制改造之後,煤礦的經營狀況起初有了一些改善。張保利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煤礦的生產流程進行了最佳化,加強了安全管理措施。
然而,新的問題又逐漸浮現。由於股份的分散,在一些重大決策上難以迅速達成一致,導致部分發展機遇錯失。同時,部分小股東過於關注短期收益,對必要的安全投入和裝置更新有所牴觸。
就在這時,礦務局的上級主管部門開始關注到梅新煤礦頻繁的改制和出現的種種問題。他們決定派出專門的工作組,深入梅新煤礦進行調研和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對煤礦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規範,並要求煤礦暫時停止一切作業。
而在煤礦內部,張保利也在努力平衡各方利益,試圖尋找一條既能保障安全生產,又能滿足股東們合理訴求的發展道路。但這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他所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在這種情況下,張保利趁晚上找到了礦務局局長董天順,讓董天順以乾股的形式入股,並且佔股百分之十三。以煤礦的規模和收入,佔股百分之十三可是塊非常誘人的蛋糕,董天順無法拒絕,他半推半就就答應了,但他不能是個人名義持股,經過長期的觀察和了解,他就選中了高大力作自己的代理人去持有股份。這才使得煤礦重新開始運營。
梅新煤礦與附近的另一家煤礦相距不遠,為了爭奪資源多挖煤,雙方常常暗中較勁。有時,他們會在邊界地帶偷偷越界開採,引發了不少地界糾紛。雙方的礦工們也因此關係緊張,偶爾還會發生小規模的衝突。這種惡性競爭不僅影響了煤礦的正常生產秩序,還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由於過度開採,周邊的地質結構變得不穩定,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當地政府部門察覺到這一情況後,開始介入調解,要求兩家煤礦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合理開採資源,不得越界爭搶。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兩家煤礦並沒有立即停止這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梅新煤礦因為不規範操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型塌方事故發生了。馬志遠在調查中還發現,這次礦難事故並不單純,似乎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決定深入調查,揭開背後的真相。
在走訪礦工和家屬的過程中,馬志遠獲得了一些重要線索。原來,煤礦的股份背後涉及到複雜的利益糾葛,而高大力和張保利之間也存在著矛盾。礦難發生後,礦長張保利在逃跑中被警方控制,而第二大持股人高大力卻聯絡不上,巡查組在調查中據群眾講死亡和失蹤人員是19人,而梅新煤礦統計才說死亡為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