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兒興致勃勃,她又想到可以提倡這種種植法,等到了秋天,收割的時候,其他農戶看到自己的產量,定然是要學的,那個時候她就多蓋幾個大棚,專門給農戶供應稻子苗,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隔了幾天,趙巧兒就託人買了油布回來,又叫了幾個村裡的幫手,剛開chun,村裡的村民們都沒有什麼事qg,一般聽說誰家蓋個房子,修個屋頂,都是樂意去幫忙的,只要能夠管飯,就這樣本來以為要耗費一天時間才能蓋好的大棚,在眾多村民的幫助下,一個上午就給蓋好了。隔壁的王老大爺,一邊吃著趙巧兒端上去的炒蘿蔔絲,一邊笑著問著徐二孃,&ldo;徐家嫂子,你家這蓋了大棚要做什麼?&rdo; 徐二孃看了眼趙巧兒,笑了笑說道,&ldo;孩子們瞎鬧而已。&rdo;到了四月底,五月初,天氣回暖,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趙巧兒開始準備種子,還是和去年一樣,用簸箕把不夠飽滿的都弄出去,在泡在水缸裡,一般等上個三天就會冒出白色的嫩芽來。而後她和姐姐趙秀秀坐著二狗子的牛車去了林子裡,找了幾顆腐樹,把樹根下的柔軟而富有豐富養分的土壤,一點點的裝到了車上,拉回大棚內。這種土質養分好,她們在棚內細細的鋪上一層,澆上水,在鋪上一層,而後就撒上發芽的種子,最後在鋪上一層軟土,這一層軟土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說起來簡單,但是趙巧兒以前也就去幫鄰里忙得時候看過,自己還是很多地方不懂,她和趙巧兒兩個人在大棚內,研究了半天,徐二孃總是種了大半輩子的地,也和她們一起仔細琢磨研究,本來不過一天的活,他們一家子硬是gān了十天,這其中的艱辛和推到重來真是不計其數。趙巧兒這才想到就是單一的弄個秧苗還這麼難,冬天大棚裡種菜還不一定遇到多少難事,這還是後話,先說十天之內他們把種子鋪好,趙巧兒幾乎是天天守在大棚旁邊,剛開始幾天需要適當的溫度,等秧苗慢慢的長出頭了,就要固定的開啟油布給秧苗通風,還要澆水……,等綠油油而生機勃發的秧苗可以用得時候,趙巧兒已經是瘦去了不下十斤,只是她雙眼有神,一副jg神奕奕的摸樣,顯然身體是累,但是jg神上的滿足的。這一年有二狗子來幫忙,趙巧兒家的八畝地,很快就犁好,放上了水……二狗子的娘見兒子還沒娶上媳婦就天天去幫忙,其實也不過來了兩趟,一次是幫著弄軟土,一次是幫著犁地,就開始嚷嚷開了,在自家門口好一通罵,最後還是於老爹出去拉,這才意猶未盡的進了屋。趙巧兒看著張氏的嘴臉,搖了搖頭,暗自慶幸得虧是分出來單過,不然趙秀秀的日子還不一定如何呢。到了五月中旬這一日,趙家四口全部動員了起來,連趙寶生都跑了過來,她們一家子在地裡,排成一行開始cha秧,趙巧兒做示範,其他人學,都是gān活的人,再加上cha秧也沒什麼難度,幾乎是一教就會,但是幾個小時幾個小時的彎著腰,把腳泡在冰涼的水田裡,真不是輕鬆的。一整天下來,大家已經快累的不行了,其中趙寶生gān得最少,他畢竟年紀小,使不上勁兒,回到家裡,徐二孃特意給每個人煮了個荷包蛋,算是補充營養,當然飯桌上也少不了,趙巧兒最喜歡吃的紅燒rou。這樣連著五天才把秧苗全部cha上,趙巧兒看著隔壁人家灑進去的種子剛剛長出半個頭,在看看自家綠油油的秧苗,心qg一片大好,別說她們家這種方法還真是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好奇,只是因為從來沒見過,也是想等著到了秋收,收成如何再說重逢五月底,天色已經漸漸熱了起來,一片綠意盎然,趙巧兒去了一趟田裡,看著秧苗的長勢,拿了個自己做的小本子,把測量的高度等資訊記錄了進去,又和鄰田的秧苗比對了下,把不同點記下來,這才快步的走了回去。剛到了家門口就見趙秀秀在門口張望,眼中閃過喜色,&ldo;巧兒!快來!&rdo;&ldo;姐姐,怎麼了?&rdo;趙巧兒詢問道。&ldo;傻丫頭,徐大哥都等你半天了!&rdo;趙秀秀調侃的說道,臉上盡是促狹的表qg。&ldo;小哥哥?&rdo;這個喜悅來的太過快,趙巧兒愣愣的反問道。&ldo;是啊。&rdo;趙秀秀剛說完,就見趙巧兒如一團疾風,一溜煙的跑進了院子,她好笑的搖了搖頭,隨即也關上門走了進去。趙巧兒剛進到院內,就見在院內擺著的木質座椅旁邊,一個長身玉立的男子正背對著她站著,似乎是感應到了她的視線,慢慢的轉過身來,剛毅的面容,挺直的鼻樑,還有那雙含笑的深邃的眼睛,不是多日不見的徐青雲還有誰。&ldo;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