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尋常武師遠遠的做不到,雖然你我看著小風長大,但是誰也不清楚這十五年的每一個夜晚小風究竟在做什麼。”
“小風不是沒達到真氣化形的境界,而是他不想,至少現在不想。”
“一味地修煉真氣,追求境界是無用的,小風同樣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然按照小風的天賦,也不會直到今天才成為武師。”
“他這是在歷練,小風從來不缺對修煉的感悟,他缺的是實戰,是一場生死之間的實戰。”
“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我果然沒有看錯小風,他跟他父親當年一模一樣,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一個沖天之機。”
,!
“這樣的人成功則為人之巔峰,敗則屍骨無存,小風真的是完美的繼承了他父親的基因。”
一旁的十二叔也同意燕明月的看法並說道“我雖然在修煉方面不如你,可是我也認同你的說法,小風這孩子從小就心思深,我們幾個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別看他平時一副嘻嘻哈哈的樣子,可有的時候他比我們這些人在心智方面並不差。”
“小風殺了一個人,就在那個破廟裡,說實話我很害怕,害怕小風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
“殺了人竟然手不抖,心不跳,你說我能不擔心他嗎?若是有一天小風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大魔頭,我們該怎麼面對他呢?”
十二叔心地善良,可以說用聖母心來形容他也不為過,雖有一身武藝,卻從未要過他人性命,哪怕面對仇人,也會給對方一條生路。
可是燕明月就不一樣了,他曾經親身經歷過那段最為動盪的年代,那段中州還未徹底一統的年代,那個全天下都在歌頌柴榮之名的年代。
燕明月與柴榮兄弟二人,一個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一路走來劍身不知沾染了多少惡徒的鮮血,最終才有了天下第一劍的稱號。
所有曾經站在明月劍對面的敵手,都已經化為這世間那微不足道的塵埃,燕明月內心堅定,唯有一劍,才能行中州之路,平世間不公。
可是十二叔並不一樣,十二叔出身並不算太過光彩,其父曾落草為寇,魚肉鄉里,殺人無數,作惡多端。
正可謂是蒼天饒過誰,終日行惡的山大王終於在有一天迎來了仇家的清算,十二叔父親以及其他人盡數被尋仇之人殺光。
當時年僅七八歲的十二叔看著那些曾經的親人一個又一個的倒在自己眼前,就在所有人死亡之後,上門尋仇之人卻最終沒有對十二叔動手,反而是對著他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你父害我親人是為因,我為親人殺你父是為果,如今這段因果已經結束,你走吧,我不殺小孩子,若是來日你想為你父親報仇,儘管來好了。”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習長青。”
“我在青陽山等你!”
“對了,希望你以後做個好人,別走上你父親的道路。”
當時年幼的十二叔並沒有說話,而是直勾勾的看著那個叫做習長青的男人離去,他的話一直迴盪耳邊。
“希望你以後做個好人。”這句話從此就成為了年幼的十二叔的人生格言,雖然在土匪窩中長大,但他卻不像自己的父親一般,從開始懂事的他就一直勸解父親放棄現在的行當,去做正確的事,不然終將自食惡果,不過已經作威作福習慣的山大王怎麼可能聽得進去一個小孩子的話呢?
十二叔並沒有替父報仇的想法,反而是離開了青陽山,隨後去到了長安,刻苦讀書,等到他再次出現之時,已是在臨安城內,負責為前線大軍運輸糧草,做了一個文官。
十二叔曾親眼見證了那驚天之戰,儘管他並未出手,但是可以說沒有十二叔,就不會有那一場戰爭的勝利。
他用一雙雙手不斷的向臨安城輸送著糧草,讓前線軍士填飽肚子。
同時也親眼見證了長青派幾人在前線廝殺,抵禦北元軍的入侵,衝鋒在前,為了身後之人乃至付出自己的性命。
就在那天,十二叔終於將所有心結全部解開,做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像那些北元軍殺害中州百姓一樣,難道殺了人就能結束了嗎?不!殺人者人恆殺之!
十二叔選擇了一條世人不理解的道路,他會去曾經自己父親殺害的那些人墳前跪拜,也同樣會去跪拜自己的父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恩怨,就別讓這些恩怨牽扯到下一代吧!”
“曾經我的父親犯下滔天罪惡,現在就讓我這個當兒子的來替他償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