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臉上露出溫柔的微笑,在皇后要蹲下行禮時,先行將她扶了起來:「皇后不必多禮。」王皇后盈盈一笑,就勢起身落座:「陛下用過晚膳了麼,臣妾的小廚房燉了燕窩,陛下不如先喝一碗?」「不必勞煩皇后了,朕已用過了晚膳。」兩人照著禮節敘了許多話,王皇后忽然道:「陛下後宮空虛,膝下只有兩位皇兒,臣妾並無所出,心中不安,所以臣妾想請陛下多納些秀女進宮。」「如今天下大旱,朕日夜憂思,哪裡有心思選秀女?」王皇后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低聲道:「這是大將軍的意思。」李玄手背上青筋一跳,心知王皇后懷不上孩子,終究讓王家起了疑心,想借機再送一個女人進宮,於是微笑道:「大將軍這般體貼,當真是令朕感激。那選秀之事,就請皇后多費心了。」皇帝的生母早已去世,太后只想安度晚年,自然不願多插足其中。後宮中最有權勢的女人,無疑只有坐鎮中宮的皇后。王皇后聽得皇帝的聲音有些冷淡,便知他有些生氣,倒是安心了幾分。若是對方完全不會生氣,反倒令她感到害怕。她低聲道:「臣妾明白。」他輕聲嘆息:「選秀入宮,終究是委屈了皇后。」「臣妾不委屈。反倒是江妃她們帶著孩子,卻又不能時時見到陛下,才是真正委屈。」兩人絮絮說了不少體己話,王皇后自覺已將這個年輕帝王的心抓在了手中,才放下了心,雖然對方沒有親近的話,只推脫說這幾天在觀星臺求雨,身體不適,便只共同臥著床榻睡去,不再親熱。王皇后不甘地咬了咬下唇。王家另外派了女人來,可是她自己,卻未嘗沒有其他想法。她雖然能保得住自己的皇后之位,可是仍然希望下一任皇帝是自己所出。譬如當今皇帝和太后,若皇帝也是太后所出的話,太后也不必假裝整日在後宮吃齋唸佛,無心後宮之事。門外雖有史官守著記載,但畢竟這些已是帝王家事,不必知曉太多,略聽一二便可知道帝后和諧,若是聽得多了,恐怕惹起帝王惱怒。當天降大雨的喜訊傳到京城,朝臣的長吁短嘆才蕩去一空。這一場大雨正是甘霖,下在旱災最嚴重的青州冀州等地,京城的旱情並不嚴重,但綿綿的細雨已足夠讓人歡喜了。屈指算來,正是那個黃衫少年所說的整整五天之數。他這五天其實過得並不安穩,無時無刻不在想起那天晚上初見的場景。俊美的面容,從容的舉止,無不顯示了少年並非凡俗。如若真有仙人,恐怕他必定屬於其中之一吧?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懷疑自己那天看到的是不是真實發生的事。越是這麼想著,那少年的音容笑貌便越發的清晰,他記得對方的每一根揚起的髮梢,每一個俊美無瑕的微笑。後來讓人去跟蹤,與其說是確認對方的身分,不如說是確認對方是否當真存在於現實中罷了。想到十天之後就會相見,李玄竟有種迫不及待的心情。前朝有不少皇帝沉迷於尋仙求道,甚至將不少道士封為國師,整日沉迷煉丹,無心國事。他當年曾經笑過那些帝王愚不可及,得隴望蜀,世上哪有長生之術?但如今遇到這個人時,卻恍惚地有了相同想法。有他作為助力,則國泰民安,又有何事不可為?這一場大旱竟將他的信心擊得粉碎。或許國勢將傾,積重難返,縱是他有滿腔抱負,卻也難以一一實現。那少年胸中所學的不知幾何,除了法術外,是否還有治國之道,還是慢慢試探他一番。寂靜無波地度過了數天,終於到了約定的這天晚上。李玄一如那晚,只穿了一件常服,用玉簪束了頭髮,唯一不同的則是腰間佩了一口寶劍。在這皇宮之中,除了他一人外,其餘的朝官都不能佩劍進宮,這對自己的身分也算是一種暗示,若是對方當真經營此道,有意入朝為官,必然知曉。臨到子夜時分,他緩緩步行上階梯,下面的護衛再次詢問是否要人跟隨‐‐自從百年前前朝的一位皇帝仗著自己武功高強以身犯險,結果險些死於亂刃之下,本朝便定下了這麼一個規矩‐‐武藝可以不必練,但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隨侍不離左右。「不必了,那位隱士既然來無影去無蹤,想必不願讓人知道他的行蹤。前次他沒有冒犯於我,想必他並無惡意,若是我呼喚你們,你們再上來。」他徐徐吩咐,眾侍衛應聲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