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行啊,我與時俱進,那你也別落後啊,就甭惦記咱這‘瓊崖’艦了。”

……………………

陳旭初所說的輔助降落系統其實是後來各國航空母艦的標準裝備——“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不得不說,作為一個海軍大國,英國人還是搞出了相當多好技術的,滑躍式起飛,斜角甲板,甚至就連二戰後美國人的蒸汽彈射器也買過英國人的專利。

只是可惜的是隨著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一塊塊獨立,硬生生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經濟一片風雨飄搖。最終還是無法支撐海軍龐大的開銷,不得不當了美國人的跟班小弟,實在令人唏噓。

這一次羅傑依然是偷得英國人的發明,“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和之前的技術一樣,最初的原型也是英國人發明的。

“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為了保證光束不受艦體左右搖擺的影響,該系統設在航母中部左舷的一個自穩平臺。“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由4組燈光組成,主要是中央豎排的5個分段的燈箱。透過菲涅爾透鏡發出5層光束,光束與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5層坡面。正中段為橙色光束,向、向下分別轉為黃色和紅色光束,正中段燈箱兩側有水平的綠色基準定光燈。當艦載機高度和下滑角正確時。飛行員可以看到橙色光球正處於綠色基準燈的中央,保持此角度就可以準確下滑著艦。如飛行員看到的是黃色光球且處於綠色基準燈之,就要降低高度;如看到紅色光球且處於綠色基準燈之下,那就要馬升高,否則就會撞在航母尾柱端面或降到尾後大海中。

有了“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的幫助,原本全靠飛行員經驗進行的降落就有了一個可以參照的控制燈,就好比光禿禿的馬路有了交通線和紅綠燈一樣,大大降低了艦載機降落的難度。

幾人說笑了一會之後,陳紹寬又開口道:“我說我的陳司令,飛行員什麼的咱們就容你拖延一二。不過這飛機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給我配齊啊?你總不能好意思到飛行員不給,飛機也不給。”

聽到陳紹寬的話,陳旭初聳了聳肩,說道:“還真讓你給說著了,一下子入役的航空母艦太多。現在艦載機的生產速度還真有點跟不,輪到你這‘惡來’艦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行,要是厚甫兄不打算等的話我倒是也有個辦法。”

“噢?什麼辦法你說來聽聽。”雖然覺得陳旭初這傢伙不會給自己什麼正經的回答,不過陳紹寬還是問了出來,他倒是想要知道一下這個傢伙到底會說什麼。傳更新

陳旭初露出玩笑得逞的笑容,大笑道:“嗨。這還不簡單啊,空軍那邊不還剛剛引進了一批I16麼?原本就是一個人人都看不眼的幌子,拿去騙完日本人就都扔去當教練機了麼?你可以要過來改裝一下直接艦啊,現在咱們瓊崖現成的‘主力’機型可就只有那個有剩了,其他的都是名花有主了。”

I16被陳旭初說成是“主力”機型顯然是在開玩笑,這玩意從來到瓊崖之初就沒人待見,完全是被當成飛行表演隊去忽悠人用的。

I16,即伊16,是蘇聯二戰初期的主力戰鬥機,產量約七千架,由當時蘇聯最著名設計師玻利卡爾波夫設計,是世界第一架低單翼的硬殼結構戰鬥機,並率先使用收放式起落架和變距螺旋槳等新的民用飛機技術。於1933年開始設計,1935年在紅場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群眾集會首次露面。

在當時世界各國還以雙翼機作為主力的情況下,蘇聯人的I16單翼機可以說是擁有巨大優勢的優秀戰鬥機,起技術的跨越性絲毫不亞於現代美國人造出F22時對世界各國的震撼,區別只在於I16所採用的技術世界各大航空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會,而F22可就不是那麼好造的了。

I16服役之後確實風光了一陣子,在西班牙內戰和蘇日諾門罕戰役武裝衝突中都有優異的表現,可以說是盡情欺負了軸心國的雙翼機一把。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二戰爆發之後I16遇到了德日的新銳戰機就鬱悶了,這種才裝備部隊沒幾年的“新銳”I16可以說就化身成為了軸心國飛行員機身的一顆顆小星星,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對於這種I16的技術,羅傑本人是沒有半點興趣的,不過,為了掩蓋瓊崖正在研製的新型飛機,羅傑他還是在I16正式亮相之後吩咐人高調前往蘇聯,談判引進I16的具體事宜。

由於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地區一直都和蘇聯人不對付。而且在蒙古問題也愈發咄咄逼人,出於牽制日本人的需要,斯大林大鬍子最終在半年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