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著對地形的熟悉負隅頑抗,指望他們出現歐洲戰場上成規模的投降根本不現實,而瓊軍上上下下無論是誰也沒有對此抱什麼希望。
考慮到徹底清剿包圍圈中日軍的難度以及目前九州地區數量上頗為捉襟見肘急需要補充的兵力,羅傑和軍方的人研究一番之後還是決定穩紮穩打,即便是放慢進攻的速度也要鞏固好後方。
正好趁此時機還可以往九州島補充一些兵力,畢竟現在瓊軍佔領的地盤大了就需要部隊維護治安保護後勤線之類的,部隊不需要精銳,但是至少要能夠應對日軍的小股滲透和平民暴動。
而與此同時,根據外情局情報人員傳回來的訊息,日軍高層已經完全放棄了九州島,不止對被瓊軍包圍的30餘萬人不聞不問。甚至就連九州島僅剩的福岡縣也在加緊修築防禦陣地的同時撤退兵力,顯然只是將福岡作為一個隨時可以拋棄的前出陣地,決心要退守本州島了。
日軍大本營的諸多大人物雖然在戰略眼光上都是重度近視,但是至少眼下九州地區的瓊軍吃多了正在鬧消化不良的事實還是看得懂的。按理說如此的機會正是發兵反攻奪回失地的大好機會。至少也要拖延瓊軍殲滅包圍日軍的步伐為後續戰爭爭取時間。
可是最終日軍人還是選擇了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彷彿九州島上已經完全沒有了被包圍的日軍一樣。
之所以如此其實日軍也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實在是因為被困在華夏戰區的部隊太多了!戰爭前期為了能夠儘快佔領民國迫使瓊崖停戰簽訂一份喪權辱國的條約,日本向華夏派遣了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兵,只是在瓊軍登陸琉球的時候才調回了一部分參與國內的防禦,但是滯留在華夏的日本甲種師團和精銳老兵仍然佔到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比例。
這就造成了眼下日本本土防禦圈無論是士兵素質還是裝備的質量都難以盡如人意的情況,先進武器和優秀的兵源全部都供應到了華夏前線了。留守後方的部隊自然素質高不到哪裡去。
事實上,就在瓊軍登陸了種子島的時候,負責防禦東京的陸航部隊所裝備的飛機還是老式的雙翼戰鬥機,這讓日軍大本營上上下下都感到極度不安。於是在瓊軍的威脅下才緊急完成的換裝,不過這樣一來適應新式飛機又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導致了東京地區的防空不得不依靠其他地區的協防。
大量的精銳部隊滯留在華夏,而制海權制空權又完全被瓊軍控制,想要從大陸上撤退部隊回本土。十船裡面至少要沉掉九船,就算是靠著高航速驅逐艦在夜間偷偷摸摸的運輸部隊也會遭到瓊軍驅逐艦的圍追堵截。
如此一來撤退部隊回本土根本就是一套地域直通車,在大撤退斷斷續續的運輸5萬多日軍之後終於被叫停了,因為這5萬多人之中僅僅只有4000人左右到達了本土。其餘全部葬身魚腹,同時被送進海底的還有日本海軍本就不多的剩餘艦隻。日本人就算再瘋狂也不敢將這種生意繼續下去。否則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全日本就找不出青壯男人來了。
而眼下被瓊軍包圍在九州地區的30多萬軍隊已經是日軍幾乎能夠拿得出手的所有精銳部隊了,原本日軍上上下下還指望著這些部隊能夠在九州地區將瓊軍給拖死。結果沒想到打到最後居然被瓊軍的“閃電戰”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導致現在就算是想要去救援都沒有足夠的兵力。
單單靠著那些剛剛徵召入伍訓練沒有多久的新兵和大量重新入伍的在鄉軍人,沒有經歷過嚴酷的訓練,日本大本營實在不認為這些部隊能夠在面對瓊軍的裝甲和空中優勢時有什麼作為。尤其是如果想要投入反攻的話他們還是要打一場進攻戰,這對於嚴重缺乏攻堅能力的日軍來說根本就是一場噩夢,更不用說瓊軍強大的火力優勢在防守時會得到多大的加成效應。
所以,最終日軍大本營還是認為與其讓那些新組建的師團投入反攻還不如讓他們在瓊軍清剿包圍日軍的時候抓緊時間訓練靠譜一些,進而實質性的放棄了那些被包圍的部隊。
…………………………
“怎麼了!?這一次又是什麼事情?難道說我們的福岡又丟了!?”
清晨的日本天皇宮裡,裕仁天皇才剛剛起床正在換衣服就被急匆匆趕來的侍從給吵到了,一臉怒容的盯著那個不知道選時間的傢伙。
如果是平日的裕仁絕對不會如此暴躁,他明白能讓其他人在這個時間打擾自己的一定不會是什麼小事情,他雖然名義上是天皇,是日本大和民族的現世神,是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但是實際上在日本,天皇的地位雖然比起幕府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