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爺爺;
而每個爺爺家又都有三個小孩,這就是十幾個叔叔和姑姑。
王純良識數能力強,可能與其從小就被要求記清這麼多親戚的排序有關。
按照王家的傳統,大年初一這天的聚餐,各家是必須到場的。
早些年聚餐的牽頭人是幾個爺爺,但如今爺爺們年事已高,權力下放,由叔叔姑姑們輪流組織聚餐。
今年便是輪到了老王一家。
按理說,這麼龐大的親戚聚餐,肯定得選個餐廳的大包,安排兩張大餐桌。
可王家的爺爺們和叔叔們都是公務員,這麼大規模的在外吃飯容易招惹是非。
故每年都是由組織的一家從飯店訂餐,然後在家裡聚餐。
今天一早,王純良的老媽便在廚房裡準備著餐具和輔菜。
上午九點,親戚們陸陸續續湧入老王家。
該給紅包的給紅包,該磕頭的磕頭,一副大家族其樂融融的場景。
然而,家族龐大的同學一定有如下切身體會,
再溫馨的大家族,每逢聚會時,爺爺輩、叔叔姑姑輩之間無時無刻不在攀比。
長輩們自然不會拿自己做比較,而是把攀比的物件選在了小字輩身上。
這樣便讓攀比既顯得無傷大雅,又飽含激勵晚輩的意味。
小字輩們如果都在上學,那就比成績,比考入大學的檔次,比碩士學歷,比博士學歷。
當他們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後,那比的就是單位好壞,比的是有沒有物件以及物件的家境,等等。
王純良自小成績優異,是班裡的尖子生,後考入985名校,跨專業保碩。
可以說此前他一直處於攀比鄙視鏈的頂端,壓得各弟弟妹妹抬不起頭。
但是在今年,情形發什了巨大變化。
要知道,公務員家庭只能看得上公務員,就連事業單位的都差了點檔次。
故就職於私營銀行的王純良成為了王家家族中身份最低的人。
這不,坐在沙發上的七嬸,正小聲的告誡自家大四臨近畢業的兒子:
“你可千萬別學伱大哥,選個最沒前途的銀行就業。以前聚會時那多風光,你看他現在都抬不起頭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