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章 佈局

能送到。”

雖說李劍是大梁獨一無二的異姓王,地位尊貴,又是自己曾經的頂頭上司,但這等軍政大事,不見陛下聖旨,魏青亦不敢貿然相信,便問道:“世人皆知梁楚之爭,雍、涼二州最為關鍵,王爺作為我大梁軍魂,鎮守在雍州無可厚非,可末將為何會被派往後方的並州而非能及時給予王爺支援的涼州?難不成我大梁如今還有比末將更適合駐守涼州的人選麼?”

李劍眉頭緊鎖,嘆道:“陛下如此排兵,自有他的用意,我等做臣子的,本不該私下揣度,可實不相瞞,魏將軍所想亦是本王心中疑惑,如今大梁可用之人屈指可數,便是本王帳下的樊於虎、韋大壯二人也被分別調至宜、兗二州,本王思來想去,涼州將軍一職,恐怕只剩下宗保一人能擔此大任,至於陛下為何不將軍中中堅力量全部安排在前線,當是有其他顧慮,況且陛下最近幾次決策,我大梁均大獲全勝,魏將軍不必多慮。”

回想起前兩次梁武帝站前傳達的決策,確實幫助梁軍大獲全勝,可魏青心中仍忐忑不安,總覺得有什麼隱情,但皇命如山,魏青也不敢不從。

————

慶陽城內,日漸老邁卻仍身居高位的太師江清罕見的在家中設宴,並未邀請其他同僚,只是下人僕從參與的家宴,更斥重金將城中幾十家青樓花魁請入府中,與下人同樂。

酒宴過後,江清心情大好,賞銀無數,讓下人們外出揮霍,自己則拎著一壺美酒返回房中,見四下無人,搖頭晃腦給自己倒上一杯美酒,一飲而盡。

酒香濃郁,沁人心脾,江清哼著小曲兒,笑道:“李劍啊李劍,就算你位極人臣又能如何,陛下一紙調令,你這位一字並肩王還不是得乖乖趕赴前線,司空厲、百里勁,再加上楚國幾十萬虎狼之師,我看你還有幾條命能活著回來!沒想到啊,最終你還是得死在老夫前頭。”

————

卻說李密先在得到那份梁國境內潛伏的諜子名冊之後,並未直接前往梁國,而是在區云溪的護送下返回鄱陽城,打算與宋進陽一同商議一番後再做打算。

兩位書院同窗相約國師府,宋進陽問道:“此去寶玉城,你可曾從師父口中得到了什麼?”

李密先點了點頭,答道:“老頭子並未為難我,已將梁國境內潛伏的諜子名冊交給了我,只不過這些人久不來往,如今還剩下多少忠心誰也說不準,恐怕得由我親自跑一趟才行。”

宋進陽卻是擔憂道:“此去梁國兇險萬分,你萬不可以身犯險!”

李密先苦笑道:“你當我不知道兇險麼,可若是不去,老頭子當年辛辛苦苦埋下的棋子荒廢了不說,反而有可能這群人臨陣倒戈,況且,僅憑你老宋和我二人,鬥得過曲懷爾那位老毒士麼?”

為了不讓老友擔憂,李密先故作輕鬆道:“放心好了,遼王會隨我一同入梁,況且在下不像郭元那般與馮靖全有著血海深仇,只需要低調行事,想來並無性命之憂。”

雖說宋進陽心中仍覺得不妥,可如今兩國之戰,楚國武將佔盡優勢,但謀士僅有自己與李密先而已,二人年紀尚輕,才學智謀與曲懷爾相去甚遠,若不能兵行險著,日後戰場上只能被梁國牽著鼻子走,如今只能讓李密先冒險走一趟了。

二人一時無話。突然,宋進陽從袖中抽出一份密報,遞給李密先,說道:“差點忘了,這是日前從梁國境內傳來的訊息,馮靖全不知為何,將李劍抽調至雍州駐守,魏青則被安放在西邊的並州,遠離了至關重要的雍、涼戰場。”

李密先訝道:“這馮靖全是失心瘋了不成!且不說將李劍放在前線第一戰場,萬一這位梁國異姓王戰死,梁軍必定軍心渙散,我大楚便可一鼓作氣,打到中原腹地,況且在曹勃、朱旺、葉百野三位名不符實的大將軍先後戰死後,梁國內還有什麼可用之人,會比如今風頭正盛的魏青更適合安放在涼州以支援雍州戰場?難道說,他馮靖全壓根沒想過支援雍州,就是要讓李劍孤立無援,戰死沙場?”

宋進陽對此深以為然,附和道:“李劍本就是前朝重臣,與馮靖安交好,和馮靖全僅有君臣之義。當年馮靖全力排眾議,將功高震主的李劍封為異姓王,就是擔心此人有一天擁兵自重,影響到他馮氏帝位,如今馮靖全重用魏青,後者也不辱使命,日漸成熟,那李劍這顆眼中釘自然是除之而後快!看來馮靖全打算讓李劍與軍神或是百里將軍拼個魚死網破,再由旁人來收拾殘局,而魏青這類年輕且更為忠心的將領則被有意儲存勢力,可為他馮靖全日後所用,只不過,若是李劍被逼急了,臨陣倒戈,帶著那二十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