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

,沉聲道:“陛下息怒,依老臣之見,想必兩位將軍也不願如此,不過是力所不逮而已。司空厲、百里勁二人都是百年一遇的兵法大材,稱得上用兵如神,如今強強聯手,遠非朱旺可以抗衡,而遼國阿善弩,早年受洪江影響,相對聲名不顯,卻也在飛雲澗一戰中大放異彩。而如今我大梁朝中,兩位大將軍比起這三人來,相去甚遠,自然無法抵擋敵國入侵之勢。老臣斗膽,懇請皇上下旨,命青州王重掌兵權,驅除外敵,保我大梁!”

馮靖全抬手揉了揉眉心,沉默不語。當年他正是擔憂李劍功高震主,又是先帝同門,始終不願重用此人。後又聽從江清之言,講李劍封王青州,明升暗降,奪了他的兵權,可如今又要求著李劍回朝,這讓馮靖全如何開得了口。可轉念一想,如今除了李劍,這滿朝文武,又能指望誰呢?

萬般無奈之下,馮靖全極不情願點了點頭,說道:“江太師所言在理,來人,傳朕旨意,命青州王快馬加鞭,火速回京,任三軍統帥,朱旺、葉百野及麾下眾將士任其調遣。”

————

得益於地理位置,青州三城遠離戰火,可李劍畢竟是武將出身,自然心繫戰事,如今小半年過去了,梁國大軍連戰連敗,陛下卻遲遲不肯啟用自己,連一道聖旨都沒有傳來,情緒低落的李劍只能拉著衛昇在王府內喝著悶酒。

衛昇深知李劍心中所想,可他不過官居青州太守,哪裡能插手國家大事,不知如何勸解,只能一杯接著一杯,陪著李劍共飲。

二人推杯換盞,不多時已喝空七八壇青稞酒,俱是面色通紅,李劍咬牙道:“國難當前,本王卻在封地醉生夢死,無能為力,當真可悲!”

饒是衛昇酒量極佳,也架不住這般豪飲,況且還是喝悶酒,此時不免有些舌頭打結。聽得此言,開解道:“陛下為何不用王爺,我這個做臣子的,不敢妄論聖意,不過,依下官之見,如今陛下放著王爺這個常勝將軍不用,想必戰事並未落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王爺作為我大梁中流砥柱,等到王爺出山之時,便是敵寇驅盡之日,可真到了那一天,恐怕情勢已經到了極其不樂觀的地步。”

李劍嘆道:“遙想當年慶帝在位之時,國泰民安,敵國哪敢來犯!如今卻是戰火四起,民不聊生,前後不過六七年光景,怎得變成這般模樣?”

衛昇神色慌張,忙道:“王爺慎言!”

李劍自覺失言,忙止住話題,搖頭苦笑不語。

送走衛昇之後,李劍沒有指使下人的習慣,親自收拾著酒桌,卻見一向老成持重的衛昇火急火燎的跑了回來,滿臉喜色。

李劍疑道:“衛大人這是怎麼了,為何去而復返?”

衛昇顧不得禮數,喜笑顏開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天大的好事!”說著拿起酒杯,將杯中剩酒一飲而盡。

李劍又問道:“衛大人莫急,到底啥何事,慢慢說來。”

衛昇深吸一口氣,開懷大笑,好不容易平復心情,說道:“王爺,陛下開恩,特命王爺重掌兵權,任三軍統領,平定戰亂!”

李劍苦笑道:“衛大人就別消遣本王了。”

衛昇忙說道:“此事千真萬確,宮裡都來人了,已經到了王府門口,王爺稍後便知真假。”

不一會,一名衣著華貴的老太監踏著小碎步從遠處走來,尖聲道:“聖旨到,青州王上前聽宣。”李劍用力拍了拍臉頰,以驅散酒勁,上前兩步,拜倒在地。又聽那老太監繼續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國難當頭,戰火四起,特封青州王李劍為三軍統帥,驅除敵寇,欽此。”

李劍連磕三個響頭,神色激動道:“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老太監似乎是得到皇帝授意,很滿意李劍的反應,這才笑眯眯走上前,將後者扶起,笑道:“王爺快快請起,真是折煞老奴了。”

李劍抱拳道:“有勞公公了,一路舟車勞頓,公公辛苦,本王這就命下人準備酒肉,替公公接風洗塵。”

老太監擺了擺手,推辭道:“多謝王爺美意,只可惜老奴宣完聖旨後,需即刻回京覆命,以免耽誤聖上大事。王爺也需儘快回京,此事刻不容緩。”

李劍皺眉道:“這麼急麼?如今京中情勢到底如何了,還請公公如實相告。”

老太監故作為難道:“國家大事,老奴一個閹人,哪敢亂嚼舌根,聖上既已下旨,自有他的用意,咱們這些做臣子的,聽話照做便是。”

李劍點了點頭,說道:“公公說的是,有勞公公稍等片刻,本王收拾一下,與你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