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人許多國家擰成了一股,眼看就要越過阜山,越過阜山之後,就能衝入楚國的腹地,甚至直取枝江,也就是郢都城西面的舊都丹陽城。潘崇知道這厲害關係,連忙說:&ldo;王上,鄖國和庸國結盟,顯然早有準備,這幾路西戎人必然是他們派來的先鋒,如今西戎人來勢洶洶,馬上就要越過阜山,崇斗膽,已經派兵去應對,但是也只能抵擋一時,無法強行壓制西戎人的進攻勢頭,還請王上定奪!&rdo;吳糾眯著眼睛,看著那文書,說:&ldo;召開朝議,現在。&rdo;西戎人打過來了,這事情不只是潘崇知道,很快便傳開了,楚王又臨時召開了朝議,可見非同小可。士大夫們連忙全都跑進王宮,連今日休沐計程車大夫也來參加臨時朝議。朝議的路寢宮中人聲鼎沸,吳糾還沒有到,士大夫們全都聚集在路寢宮中,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潘崇走進來,眾人立刻全都盯著他,隨即好幾個人圍上來,說:&ldo;大司馬,聽說戎人打來了,是真的麼?&rdo;&ldo;聽說西戎大軍有十萬兵馬,已經打到了枝江,這……大司馬,這是真的麼?&rdo;潘崇一瞬間頭疼的要死,這些士大夫們還嫌不亂,以訛傳訛,朝堂之上的人都是支著耳朵,聽到這句話,簡直嚇得要死。潘崇連忙說:&ldo;各位大人不要聽信謠言,西戎人的確進犯我楚國,但是根本打不進我楚國來,更別說是枝江了。&rdo;有人不信,直說:&ldo;大司馬,你可千萬別安慰我們啊。&rdo;潘崇不想再多說,這個時候,就聽到寺人通報,吳糾一身黑色朝袍,從殿內款款而來,眾人連忙噤聲,全都朝向吳糾,然後行禮。吳糾讓眾人平身,話剛說完,眾人都沒有落座,就有人說:&ldo;王上,西戎人要打來了,可是真的?&rdo;吳糾卻是不著急,淡淡的說:&ldo;寡人今日,的確想要與各位卿大夫,議一議這件事情。&rdo;眾人一聽,紛紛喧譁起來,吳糾說:&ldo;各位卿大夫想必也聽說了,西戎人進犯我楚國邊疆,如今就在阜山。&rdo;眾人這麼一聽,有人鬆了一口氣,有人又提了一口氣,鬆口氣是沒有打到枝江,那看來什麼十萬大軍應該也不可能。畢竟若是西戎人有十萬大軍,可能就先衝進洛師城了。因為這個年代,軍隊是相當寶貴的東西,晉國地盤子那麼大,一直向北壓制狄人,如今集結起來,不過三萬大軍,十萬在那個年代,可是個天文數字。有人提一口氣,那是心裡有譜兒的人才會提一口氣,例如鬥祁,例如彭仲爽,例如蒍呂臣等等,眾人全都提了一口氣。西戎人從西面騷擾過來,打到了阜山,他們之所以從這個地方進發,就是因為這個地方險要,險要的地方駐兵自然少,地勢雖然險要,但是駐兵薄弱。顯然西戎人是想要從這個地方當作突破口,與庸人和鄖國人配合著,合縱攻打楚國。吳糾說:&ldo;如今的當務之急,乃是從諸位卿大夫們中,選一位主將,前往阜山,指揮阜山戰役,與西戎人作戰,不知各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rdo;眾人立刻安靜下來,方才發問的也不問了。西戎人向來彪悍善戰,又是去阜山打仗,這樣一來,條件定然艱苦,畢竟地勢複雜,糧草都不好運送,搞不好斷糧還會斷水。眾人面面相覷,有人乾脆說:&ldo;王上,西戎人來勢洶洶,我們楚國又沒有做好準備,不如不與他們硬拼,還是……還是遷都為妙。&rdo;他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又是一片喧譁,聲音立刻就吵了起來,吳糾眯起眼睛,楚國雖然遷都是常事兒,十分常見,但是都城這東西,在諸侯國眼中代表的可是國家的尊嚴,在戰亂中匆忙遷都,這跟丟盔卸甲,不戰而逃有什麼區別。況且吳糾也沒有覺得這一仗他們一定會輸。吳糾臉色不好,盧戢黎聽到這話,也十分氣憤,立刻站出來,說:&ldo;遷都一事,乃是辱沒我楚國的做法,試問若是不管西戎人,任由他們越過阜山,就算我楚國向東南遷都,西戎人都能越過阜山,難道他們越不過枝江麼?我們能遷移的地方,他們也能打過來,遷都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rdo;盧戢黎說的非常不客氣,那士大夫們說:&ldo;如此說來,盧將軍願意請命了?&rdo;他這麼一說,本是挑釁,哪知道盧戢黎立刻拱手說:&ldo;這位卿大夫說的正是,戢黎願請命阜山,以項上人頭做擔保,若西戎有一人越過阜山,戢黎定以死謝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