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冷笑一聲,舉劍就披在橋頭的木樁上,&ldo;啪嚓!&rdo;一聲,木屑橫飛,濺了眾人一身。卿大夫們發出&ldo;嗬……&rdo;一聲,紛紛側目。齊侯這個時候卻也一臉氣定神閒,完全不見著急,反而伸手撣了撣自己濺到木屑的袍子,似乎很嫌棄那些飛過來的木屑。齊侯幽幽一笑,側頭對吳糾說:&ldo;二哥,你說這樣口口聲聲正義,然,做著下作事情,還蠢得好不自在的人,抓住了該如何處置?&rdo;吳糾挑了挑眉,笑了笑,說:&ldo;嗯……糾竊以為,抓住了不如下油鍋?把內臟掏出來做滷煮火燒?不過這種愚蠢的人,內臟恐怕是不能吃的。&rdo; 小白公舉&ldo;你!你說什麼!?&rdo;大司空氣的喘粗氣, 隨即又冷笑起來, 說:&ldo;死到臨頭了!你還能猖狂?!&rdo;他說著, 轉頭又說:&ldo;既然當今國君不體恤百姓,勞民傷財,那我們也只有推舉賢能了!&rdo;就見大司空說著, 百姓的人群中波動了一下, 竟然有人走了出來, 那人穿著很普通, 似乎想要融入百姓之中,他慢慢走出來, 一臉得意的樣子。吳糾是不認識這個人的, 畢竟吳糾也沒有公子糾的記憶, 那個人走出來,齊侯則是笑了一聲, 說:&ldo;孤當是誰?&rdo;齊侯似乎認的那人,那男子笑著說:&ldo;好三叔, 您還認得侄兒啊?&rdo;他的話一出,眾人一片譁然,高傒和國懿仲震驚的睜大了眼睛, 眾人都是面面相覷, 原來在場眾人之中,很少有人不認得這個人。這人便是公孫無知的兒子!也就是大司空所說的公孫無知的後人。當年公孫無知備受齊僖公的喜愛,他的衣食住行,都按照太子的禮儀對待, 不止如此,公孫無知的兒子也受到了齊僖公的喜愛,疼的天天放在身邊兒,以至於公孫無知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囂張跋扈起來。後來諸兒繼位,公孫無知十分不服氣,幾年之後,就趁著諸兒打獵的時候,派人殺害了諸兒,自己登上了君位。不過雖然公孫無知繼位,但是旁人根本不服公孫無知,就連高傒和國懿仲這兩位監國也不服氣,因為這兩個監國沒有吐口,因此天子就沒有正式冊封公孫無知為齊國國君。這樣一來,公孫無知並沒有得到齊國的認可,也沒有得到天子的認可,所以在齊國和諸國眼中,公孫無知都只是一個篡權者,而並非統治者。雍廩殺公孫無知,高傒和國懿仲配合清除臨淄城內的反賊,公孫無知雖然身死,但是他的兒子,還有一些叛黨卻得到了訊息,連夜逃出齊國,跑到魯國去了。按理來說,魯國此時坐鎮的乃是國母文姜,公孫無知讓人殺了文姜的情郎哥哥諸兒,文姜不該收留公孫無知的後人,然而文姜也知道,齊國的人不恥自己,若是收留了公孫無知的後人,可能還會有翻盤的機會,因此這般,魯國竟然收留了公孫無知的兒子,還有那些叛黨。當時齊國正在內亂,沒有國君,因此高傒和國懿仲沒有心思千里迢迢跑到魯國去抓人,於是把心思就放在了立國君的事情,考量再三,還是準備立幼公子小白為國君。也就是這樣,公孫無知的兒子才在魯國埋下了禍根。而當時通知公孫無知的兒子逃跑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大司空!大司空在輔佐公孫無知的時候,特別得寵,畢竟大司空是建築方面的,公孫無知愛打獵,一上臺就想要建設空前絕後的打獵場,所以大司空備受寵愛。公孫無知獎賞了很多東西給大司空,因此公孫無知倒臺的時候,大司空就通知了他的兒子,讓公孫無知的後人連夜逃走了。如今大司空在齊國備受冷遇,在這個連板凳都沒有發明的年代,坐了好幾次的冷板凳,心中窩火。大司空以前還認為齊侯不可能對自己動手,畢竟自己可是老臣了,但是現在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狗急跳牆的大司空於是就想到了遠在魯國的公孫無知的後人。若是公孫無知的兒子可以班師回朝,那麼自己就有了機會,說不定還能成為功臣,一舉登天變成國相爺!不過雖然想要造反,但是造反可是需要條件的,大司空坐著冷板凳,手裡的權利也給罷了,現在都在鮑叔牙手中,根本沒辦法幫助旁人造反。大司空苦思冥想了很久很久,終於讓他想到了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