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糾被點了名字,施施然站起來,他就知齊侯心裡悶騷的緊,若是今日不給天子難堪,齊侯定然不痛快,但是齊侯也非常明白,當世的形式便是尊王,齊國雖然是東夷國家,但是被周朝國家團團包圍,東南西北全都是周國的國家,並不像楚國,楚國地處最南,且地勢險要,因此可以靠地勢稱王,齊國是絕對不具備這個地利條件的。因此在齊國絕對強大之前,齊侯明白尊王才是正道,定然不好直接反了。反了不行,不反齊侯心裡又不痛快,果然是個悶騷的。不過幸好吳糾點子也多,吳糾深知齊侯就是想要天子面子上難堪,過不去,彷彿被抽了兩個耳刮子,這還不好辦麼?別看吳糾平日裡斯文儒雅,好像特別平易近人似的,但是論惹人嫌,吳糾那肚子裡也是一堆的壞水兒的。吳糾笑眯眯的,拱手恭敬的說:&ldo;君上,糾的確有一個法子,使得天子即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又能昭告天下,令天下諸國明白齊國的忠心。&rdo;齊侯&ldo;呵&rdo;的笑了一聲,因為他看到吳糾那狡黠的笑意的時候,就知道吳糾肯定有&ldo;好法子&rdo;了,便與吳糾一唱一和的說:&ldo;是什麼好法子,二哥快快說來,與單公聽聽,好讓單公轉達給天子。&rdo;路寢宮的大殿上,所有的齊國卿大夫,還有邾國國君曹克,天子特使單子正,全都注視著吳糾,就等著他說出這個法子。就聽吳糾笑著說:&ldo;也並非是什麼大事兒,對於天子來說,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然,亦能顯示天子的公正英明,亦能顯示我齊國的忠君大度,可謂是一舉兩得……那便是,請天子寫一封&lso;罪己詔&rso;,昭告天下,為寡君平反,為我齊國平反!&rdo;好傢伙,罪己詔……早在春秋時期,其實就有罪己詔這種東西,只不過並不是那麼著名而已,後來隨著發展,罪己詔越來越&ldo;流行&rdo;起來,漢明帝年間,出現了月食,漢明帝都要寫個罪己詔。因此單子正是聽的明白的,讓天子低頭認錯,還要昭告天下諸侯?單子正偷偷的又抹了一把冷汗。齊侯卻笑著說:&ldo;好,二哥說得好,的確如此,什麼冊封,什麼加封,都是我齊國不該拿的。不該拿的,我齊國一概不要,該拿的,卻一樣都不能少,就勞煩單公,回去稟明天子,詳細說說這個罪己詔的事情了。&rdo;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齊侯大白:二哥竟然惦記孤的小菊花了,焦急,怎麼辦線上等(●‐●)熊糾糾:別說話,趴下就好▼-▼ 補酒單子正聽到這話, 有些遲疑, 畢竟要天子認錯, 可能真是難上加難,但是這事兒,的確又是天子的錯, 楚國人明顯只是挑撥離間一句話, 單子正也沒想到天子竟然真的被挑撥了。其實天子也不相信楚國人說的細作, 可是天子正想找茬按壓齊國, 也就順水推舟了。因此單子正其實內心也不同意天子的作為,便拱手說:&ldo;子正回去一定稟明齊公的意思, 請齊公放心。&rdo;齊侯笑了笑, 說:&ldo;是了, 單公是個明事理的人,那這件事兒就拜託單公了, 至於冊封嘛……還是那句話,無功不受祿。&rdo;眾人紛紛有些側目, 齊侯竟然真的沒有接受冊封,大家都知道齊侯不接受冊封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因為無功不受祿, 然而齊侯又不是聖人, 他只是一個國君,因此這種可能實在太渺茫了。而另外一種可能,則是齊侯已經開始不服天子了,齊侯不接受胡齊的冊封, 因為他根本不想當天子手下的公爵。齊侯本就是有野心的人,定位本是清楚的,想要好好的尊王攘夷,來奠定自己齊國的基礎,然而偏偏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胡齊的做法簡直就是把人往外推,齊侯並非什麼聖人,而且還是個小心眼子,如何能你要削就削,要封就封。因此天子將詔令傳達下來,齊侯只是用&ldo;無功不受祿&rdo;來作為推辭,明晃晃的拒絕了天子。單子正也沒有任何辦法,畢竟他是傳話的特使,只好將冊封詔令又拿了回來,準備帶回洛師去。單子正想了想,抱拳說:&ldo;天子已經意識到冤枉了忠臣,險些聽了小人讒言,子正在這裡,先替天子給齊公陪個不是。&rdo;齊侯笑了笑,眼睛裡卻沒有任何笑意,幽幽的說:&ldo;不,孤並沒有什麼委屈的,若說是委屈,是孤的二哥受委屈了,好端端一個忠君之臣,差點給打成叛賊,也當真是委屈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