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說完,那些黑甲武士立刻喝道:&ldo;是!&rdo;聲音整齊劃一,恨不得掀開路寢宮的房頂衝上天際,十分震懾人心。潘崇厲聲說:&ldo;將這些謀反賊子,一併抓起!&rdo;潘崇說完,黑甲武士瞬間開始行動,跪在地上的楚國卿大夫們還沒有看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聽到&ldo;呼啦&rdo;一聲,那些黑甲武士已經撲過來了。葆申嚇得面無人色,這似乎有些超出葆申的預料,葆申大喊著:&ldo;你們做什麼?!要犯上嗎?!&rdo;他喊著,還是被黑甲武士給扣了起來。厲王王子似乎會點武藝,&ldo;嘭!!&rdo;一聲掙脫一個黑甲武士的桎梏,調頭就想要逃跑,&ldo;嗤!&rdo;一聲,突然一把寶劍就搭在了厲王王子的脖頸上。厲王王子一驚,側頭一看,竟然是一身黑甲的齊侯,齊侯手執寶劍,悠閒的搭在他的脖頸上,笑著說:&ldo;楚國新王的登基大典還沒有結束,貴客要去哪裡?&rdo;厲王王子深知齊侯的武藝,根本不敢輕舉妄動,臉上全是死灰,瞪著一臉微笑的潘崇,喝道:&ldo;潘崇!!!你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rdo;潘崇拱手,謙恭的說:&ldo;您言重了,潘崇雖是小人,但勝在有眼光,知道棄暗投明。&rdo;他這麼一說,厲王王子和葆申臉上都是一片絕望,果然是潘崇背叛了他們。吳糾此時則是笑眯眯的,伸手理了理自己黑色的袖袍,說:&ldo;諸位國君,諸位使臣,今日寡人的登基大典,有勞各位看了一場熱鬧,揪出了許多老鼠,寡人實在不勝感激。&rdo;眾人這麼一聽,有人驚訝,有人佩服,也有人一臉緊張後怕。這事情還要從祭祀大典之前,潘崇來找吳糾投誠說起。那天潘崇來找吳糾,表明自己的身份,潘崇乃是楚國宮中一個小隊長,身份並不高,但是因為他的隊伍訓練有素,因此被葆申相中。那日潘崇找到吳糾,說出葆申曾經見過天子使臣,並且收下了一卷文書,不過潘崇不知文書內容是什麼。雖然潘崇不是知道文書內容的,但是其實他多半知道葆申要做什麼,畢竟葆申要利用他的軍隊,而且命令潘崇劫持齊侯。潘崇將葆申的計劃說了一遍,這其中就有厲王王子。當年楚武王繼位的時候,對外說明已經殺了厲王王子,誰知道厲王王子其實是逃脫了,逃亡到其他國家去。周國一直是諸侯國逃亡的避難所,因為大家不敢真的打到周國去,厲王王子其實就是逃到了周國洛師去。楚國這些年越發強盛起來,厲王王子因為年紀大了,也是力不從心,根本沒有了宏圖鬥志,因此就安心在洛師窩著,準備養老了。厲王王子本不想篡位,但是後來他接到了天子胡齊的訊息,天子告訴他,機會來了,他可以配合葆申,只要他配合葆申,就能重登王位,因為厲王王子也是正統的楚國血脈,因此並不算是篡位。厲王王子一聽,這計劃十分好,於是便同意了胡齊的意見,被胡齊護送,偷偷前往楚國。那麼厲王王子是怎麼入楚的呢?其實很簡單,厲王王子混在了魯國賀喜的隊伍之中,堂堂正正就走了進來,根本沒有人攔阻。葆申厲王王子的計劃是統一的,他們便是想在吳糾登基之時,將他從王位上拽下來,但是他們手頭裡根本沒有重要的東西可以威脅吳糾,於是葆申便相中了齊侯。齊侯用五萬大軍送吳糾入楚,可見對吳糾是很上心的,而吳糾自從進入王宮之後,就讓齊侯在小寢宮住著,因此葆申看得出來,吳糾和齊侯的關係並非一般,用齊侯威脅吳糾,再合適不過了。於是葆申就策劃著,劫持齊侯的事情,當時因為潘崇沒有協同左司馬在宴席路上伏擊吳糾,因此被葆申懷疑了一陣,還重重責罰了一番。潘崇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葆申的氣數已盡,跟著葆申根本沒什麼前途可言,因此潘崇便偷偷過來投誠,和吳糾演了一場碟中諜的好戲。潘崇告訴吳糾,葆申準備在祭祀當天劫持齊侯,為何是祭祀當天?因為祭祀當天吳糾需要去祭祀,而齊侯不是楚國人,定然不能出席,因此趁齊侯身邊沒人的時候,正好將他劫持走。葆申那時候已經不信任潘崇了,因此派的是旁人來劫持齊侯,但是那些人根本找不到齊侯,齊侯已經扮成侍衛,跟隨著隊伍前去祭祀了。如此一來,本來綁架齊侯的計劃眼看就要失敗,但是這時候潘崇就去告訴葆申,他看到齊侯偷偷扮成侍衛的模樣,計劃有變,如果讓自己去抓人,定然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