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邑官的確是做到了,因為他們進城的時候,城門口的守城根本什麼都不看,只是躲在樓子下面避雨,壓根不管。吳糾隨即才說:&ldo;審大人這功績和作為,當真了不得啊了不得了,如此這樣一番做下來,怎麼如今邊邑里還是難民成群,按照這個治理,災情應該早就得到了控制,怎麼城裡還是如此荒涼不堪?&rdo;邑官這些文書,都是怎麼好聽怎麼整理,根本沒有落實,被吳糾這樣一說,頓時啞口無言了,支支吾吾地說:&ldo;是……是因為災情太過嚴重了,這……這實在不好處理,還在進一步落實之中。&rdo;吳糾聽罷了,瞭然的笑了笑,齊侯也是一陣冷笑,說:&ldo;孤準備去決口的河口去看看,你準備準備。&rdo;那邑官一聽,嚇得臉無人色,說:&ldo;不行啊君上,君上乃萬金之軀,怎可到那危險的地方去,再者說,那河口崩裂,泥石混雜,好生不堪與骯髒,君上乃一國之君,萬萬不可到那裡去啊。&rdo;他可不知道,齊侯早上就去過了,其實已經看了一個大概,邑官還多加阻攔,畢竟邑官的文書根本沒有落實到位,只是看著好看而已。齊侯都沒多說話,只是冷冷地說:&ldo;去準備。&rdo;邑官頓時啞口無言了,只好說:&ldo;這……君上,這外面兒下著大暴雨,小人恐怕君上和大司徒受寒,要不然……等雨勢稍微小一點兒的時候,小人再引著君上和大司徒前去河口檢視?小人萬萬不是推辭啊!&rdo;吳糾能看不出來他不是推辭?可是這話正好說到了齊侯的心坎兒裡,吳糾身子骨弱,棠巫說了,吳糾若不細心調養身子,那恐怕只有五年好活了,因此齊侯是生怕吳糾有個三長兩短,今兒一大早上剛冒著雨去看了一下河口,那大暴雨什麼樣子,齊侯可是見識過了,若是讓吳糾再淋雨,肯定就要生病。齊侯是絕捨不得的,當即就說:&ldo;行了,你先退下,好生按照這文書上的內容行事,備好馬車,等一會兒雨停了,立刻出發。&rdo;&ldo;是是!&rdo;邑官連忙鬆了一口氣,趕緊站起來就告退了。吳糾似乎有些不贊同,畢竟這樣一來,豈不是給邑官鑽了空子,邑官好安排一些人過去河口,也不算是突擊檢查了。齊侯看出吳糾的意思,等那邑官走了,讓棠巫關上門,便說:&ldo;河口真實的模樣,早上起來孤與二哥不是都看到了?如今的目的就是讓這好吃懶做的邑官治理河床,儘快賑災,那邑官就算此時去突擊,咱們的目的也算是達到了,孤可不能讓二哥犯險。&rdo;他說著,伸手握住吳糾的手,說:&ldo;二哥,你的手心兒還冷著呢,快來歇一會兒,一會兒若是雨停了,咱們還有的忙。&rdo;吳糾知道齊侯是關心自己,並且齊侯說的也沒錯,他們已經知道了這邑官的嘴臉,眼下也沒辦法換邑官,畢竟交接還有很久的時間,難民和災情可等不得這麼多。要罷免邑官,也是回臨淄城之後的事情了,眼下就是要催促邑官幹活兒,落到實處。齊侯這麼一說,邑官肯定心裡著急,走了之後立刻找人去河口,雖然是臨時抱佛腳,但是總比什麼都不做的強。說實話,早上起來淋了一場雨,吳糾現在隱約嗓子有些不舒服,還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便沒有推辭,躺到榻上去歇會兒,齊侯給他蓋好了被子,就坐在旁邊的案子前,批閱一些文書。齊侯這一趟出來可不是遊山玩水的,而且除了災情,還有許多旁的事情要做,比如說哪哪個諸侯國,想要巴結齊國了,趁著災情的事情,趕緊送來一些物資,齊侯需要批示之後,讓大司行公孫隰朋去處理外交。又比如說,因為齊國這次百年難遇的大地震,哪哪個國家落井下石了,非要說天災是老天爺責怪,陰陽失調什麼的,把狀還告到周天子面前,非要做正義之士,多管閒事兒了,齊侯也要批閱之後,讓身為天子心腹的高子和國子前去處理。再有就是一些旁的事情,不管是司農司理司空司馬等等部門,一有大事件,都需要每天上報給齊侯批閱,等待齊侯的反應,因此齊侯是非常忙碌的,他跑出來,並非是因為好頑,說實在的,是給自己增加負擔,但是這一趟,不論是不放心吳糾,還是為了體察民情,齊侯都必須走一趟。很快吳糾就睡著了,因為一路趕路,又有些感冒,很快就沉沉睡下,睡了也不知多久,就聽到&ldo;叩叩&rdo;的敲門聲,吳糾迷迷茫茫的,還以為外面的雨停了,所以邑官來找他們上路去河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