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糾低聲說:&ldo;君上,恐這樣不妥,糾乃齊國使臣,君上還未離席,糾卻先行……&rdo;齊侯抬手製止了吳糾的話,說:&ldo;二哥身子要緊,什麼妥不妥的,孤送你先回去,今日你好好歇下,孤讓子清去準備醒酒湯了,等會兒飲了,不然明日授封宋公,若是二哥身子撐不住,那才不妥呢。&rdo;齊侯說的非常溫柔,吳糾喝的腦子裡反應有些慢,覺得齊侯的嗓音真的很溫柔,還帶著濃濃的磁性,淡淡的鼻音,聽起來十分好聽,吳糾並非是個聲控,但是沒有人不喜歡溫柔的嗓音,就彷彿沒有人不喜歡挺好的話一般。吳糾被齊侯伸手攙扶起來,便往大帳走過去,齊侯吩咐曹劌和王子成父先撐一下場子,自己去去就回。齊侯扶著吳糾,子清就在帳門口等著,看到吳糾趕緊上前去攙扶,就在齊侯和子清攙扶著吳糾準備進帳子的時候,突聽身後有人,很恭敬的說:&ldo;齊公,齊公子,儀父有話想與二位說一說。&rdo;齊侯轉頭一看,竟然是邾國國君站在身後,他拱手作禮,語氣也非常恭敬。齊侯對曹克這種識時務的人,兩輩子印象都不錯,曹克這個人長了一雙慧眼,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雖然身為魯國的附屬國家國君,但是能看清實務,曹克知道魯國已經開始衰敗了,而齊國正在不斷的強盛起來。若是邾國想要夾縫求生,那麼必須要依附強大的齊國,否則會像遂國一般,被魯國利用之後,便棄之不理。齊侯也慶幸,曹克這個人,是個小國家的國君,若是他生在大國家,或許就不是今日的光景了,他們可能會成為敵人,還是棘手的敵人。齊侯因為覺得曹克人還不錯,夠聰明,又識時務,便態度很好的說:&ldo;邾公稍待一會兒,孤送了二哥去休息,立刻過來。&rdo;曹克卻拱手說:&ldo;儀父所說之事,與齊公子有關。&rdo;吳糾有些醉,但是並非真的醉了,只是反應有些慢,驚訝的說:&ldo;和糾有關?&rdo;曹克點頭說:&ldo;正是,請齊公與公子借一步說話,恐怕隔牆有耳。&rdo;吳糾更奇怪了,看了一眼齊侯,齊侯便說:&ldo;進帳說話。&rdo;眾人便進入了大帳子,子清站在門口守衛,齊侯與邾國國君曹克對坐下來,吳糾本站在一邊侍奉,齊侯卻說:&ldo;二哥也坐,邾公並非什麼外人,是麼?&rdo;曹克連忙笑著說:&ldo;齊公所言正是,齊公子乃齊國之尊貴,儀父敬重,請齊公子坐。&rdo;吳糾謝過之後,這才坐下來,三個人對坐著。齊侯笑著說:&ldo;邾公乃是謹慎之人,能讓邾公如此小心,必是大事兒,還請邾公點透。&rdo;曹克連忙說:&ldo;齊公言重了,其實只是儀父方才道聽途說,但是此事事關重大,縱使齊公怪罪儀父多嘴,亦是不得不言,還請齊公海涵。&rdo;原來曹克方才看到了不得了的一面,蔡國公子肸方才調戲吳糾不成,被展獲救了場,就自己悶悶的走開了,不過沒走幾步,便遇到了兩個人攔住了他的去路。那兩個人正是宣姜和文姜。宣姜和文姜雖然都出身齊國,但是她們在齊國只是國女,在衛國和魯國便是國母,衛侯雖然不怕宣姜,但是聽她的話,魯公則是懼怕文姜,文姜開口魯公便不會多說,這麼看下來,宣姜和文姜自然以衛國和魯國的利益為先。吳糾與兩個人都有樑子,宣姜和文姜想要整治吳糾出氣,一來是因為樑子早就結下了,二來則是因為他們動不得齊侯,如今的齊侯簡直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不僅代替了天子,而且還成為了盟主,此次會盟若是成功結束,那麼齊國的地位必然與日俱增。兩個人既不想讓齊侯得意,又動不得齊侯,那怎麼辦?柿子只能找軟的捏,自然就相中了吳糾,打算從吳糾下手。試想想看,齊國的使臣若是出了大頑笑,貽笑大方,那麼齊國也會跟著丟臉,他們再故意把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會盟不需要結束,就能&ldo;名揚千里&rdo;了。宣姜和文姜兩個都是精明的人,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公子肸這個不精明的人身上。兩個人遊說了一番公子肸,說看出來公子肸對吳糾一片痴情,十分讓人感動,她們二人有個法門,可以讓公子肸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公子肸起初有些疑惑,不知宣姜和文姜為什麼要幫助自己,但是公子肸是那種十分沒有大腦沒有建樹的內省,宣姜和文姜一哭訴,說她們二人都是在感情上的失意人,不忍心看公子肸再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