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章 談細節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技術啊。”

金新凱已經開始談細節了,說明他已經接受這個提案了。

“這樣,下午你再過來,兩點我讓彭湃過來,一起商量一下。”

祁同偉像是想到什麼,又開口。

“對了,我還有個想法。

如果我們要想做到政企分離,就該成立一個區屬的企業投資管理會。

給與這個管理會充分的權力,我們主動入股落戶高新區的企業,宗旨還是不插手,不管束。

但是要監督,同時因為政府是股東之一,給與政府的優惠政策,稅收等等方面。

像有些有潛力的企業,也許我們能主動投資佔股一部分,然後到一定時期讓他們回購退出,有些企業就牢牢控制在手中。

當然,主體還是民營企業,這點不變。

比如澎湃裝備,如果我們只入股不管事,他們過去的老東家如果想找他們麻煩,那就得顧忌顧及,現在他們可又成了國有企業,只不過形式上和以前的國企不一樣。

他們的股東大會不正是所有職工嗎,我們可以以投資管理會的名義向他們股東大會注資,成為一個股東,也跟他們一樣舉手投票。

但是不再像以前那樣,指手畫腳,事情還是讓他們管理層做。

管理層做不好,開股東大會選新人上來。

這一套其實是西方搞的,不過我個人覺得目前我們需要這樣的模式,來解放國有企業的手腳,讓他們獲得競爭力。”

金新凱思考了一下,還是覺得不妥。

“我讀過上頭的指導檔案,這樣的模式不符合政商分離的指導政策。

你的意思是國有資本做股東,但是執行還是民營的模式,像國外一樣,儘量把權力交給管理層。

董事會作為監督,平時不像以前國企那樣,事事插手,人事也管,花錢也管,業務方向也管。

那些事情基本全部交給管理層,只有重大事項由董事會透過後,總經理去執行,是吧?”

祁同偉有些驚訝,金新凱很懂啊,這一套模式在西方雖然實行很久了,但是大部分國內的官員都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思維,自己還對如何解釋這個模式想了半天,結果沒想到金新凱一點就通,看來也是小覷了天下英雄啊。

“不用這個表情,我又不是那些沒讀過書的老古董。

我也是正經大學畢業的,經濟案例也學過不少,論文寫得也是如何學習西方的方式改組國企。

這些事情,我確實考慮過。

不過你剛剛說的不行,上面的政策通不過,再說,現在我們國家直接控股的國企,只怕在做外貿生意的時候,會遭遇阻礙,關稅貿易協定也對我們沒有完全開放。”

“那怎麼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成立一個區屬投資公司,以投資公司去持有股份,中間多一層皮。

上面的政策就能打個擦邊球,對國外那些客戶來說,直接股東不是政府,那就不是官辦紅頂企業,只是普通民營企業。”

祁同偉簡直聽呆了,這一整套模式不正是後世的城投嗎,像中部省的玉蘭市,在十幾年後就成立了玉蘭投資公司,成功建立了多個顯示屏的領頭企業,投資了不少成功的民營企業,光這方面的分紅就有土地財政的一大半之多。

看來,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祁同偉已經想出了合適的辦法。

“哥,那就這樣搞,時機不能錯過啊,改革開放的東風如果不乘上,日後佈局產業只會越來越困難。

我提議,就按你說的辦,我們先成立一個區屬資產委員會,然後以委員會來管理區屬投資公司。

可以適當的請市裡參股投資公司,名字也取大一些,東甌創投就不錯。

然後以投資公司去投資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像卡車廠這個就可以控股,請經理人做小股東,只要業績做得好,就給股權的激勵。

而像其他的高新區企業,只要評估過有投資潛力,我們就定一個標準,投個一百萬,兩百萬,佔一部分股份。

定個幾年期退出機制,按照公司業績讓他們加價回購。

如果發展真的很有潛力,那創始人們肯定很有動力出高價回購。

如果發展不盡如人意,我們還能組織併購啊,收購有用的資產,技術等等。”

祁同偉講得滔滔不絕,金新凱也越聽越認真,他不知道祁同偉還有這一手,要說在政法線上,祁同偉著實是個人